湘西州金融力量托舉綠水青山
前9月綠色貸款新增34.68億元,碳匯交易提升生態價值
華聲在線11月2日訊(全媒體記者 李孟河 通訊員 黃福貴 歐杰 李敏捷)永順縣大青山上,巨型風機葉片破霧旋轉;保靖縣碗米坡鎮的茶園間,光伏板如明鏡般鋪展;瀘溪縣村落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星羅棋布……據了解,這些清潔能源項目都是通過綠色貸款快速落地,預計年減排二氧化碳12.6萬噸。一場“點綠成金”的金融實踐,正悄然改變著湘西州的發展軌跡。
湖南華垣環能科技有限公司長豐廠區(圖片來源:花垣融媒)
截至今年9月末,湘西州綠色貸款余額達222.61億元,較年初增加34.68億元,占各項貸款新增額的53.49%。綠色金融已成為推動湘西州生態經濟轉型的核心引擎。
人民銀行湘西州分行聯合八部門強化政策引導,通過再貸款傾斜、財政貼息等舉措,推動全州金融機構創新綠色信貸產品,加大綠色貸款投放。建行針對光伏項目推出“資本金置換+階梯還款”方案;工行、農發行、農行探索“湘林碳票”質押融資模式;保靖農商行與省財政廳、縣財政局簽訂三方協議,推出免擔保抵押的“瀟湘財銀茶葉貸”,實現3日內完成綠色貸款審批。此外,湘西州爭取到歐洲投資銀行400萬歐元貸款支持龍山國有林場生態保護,地方財政配套資金14萬元。
湘林碳票
同時,湘西州充分挖掘生態資源優勢。湘西州森林碳儲量達2785萬噸,折合吸收1.021億噸二氧化碳,林業碳匯開發潛力巨大。去年,花垣縣被確定為全省“湘林碳票”應用先行區;今年4月,湘西州十八洞村首張“湘林碳票”正式獲批簽發;隨后,全省首批“湘林碳票”質押貸款率先在湘西落地。十八洞村依托碳匯林發展山泉水產業,年產值超1500萬元,近年累計分紅300多萬元。
十八洞村
湘西州人民政府副州長李思維表示,下一步湘西州將探索打造零碳景區,積極推進“碳票+文旅”“碳票+司法”“碳票+金融”等應用場景建設,穩步推動區域碳匯資源增值變現,持續書寫綠色金融助力生態發展的精彩篇章。
責編:劉暢暢
一審:劉暢暢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