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劉鎮東 通訊員 董妹 攝影 童臻熙 劉湘奇
11月2日,“青春合伙人”研討會暨湖南省新聞傳播學會2025年學術年會在長沙舉行。會上,湖南日報社時政頻道副總監、湘伴工作室主任鄧晶琎以“伴你讀懂湖南,攜手共創未來”為主題,分享了湖南日報旗下新媒體品牌“湘伴”在智媒時代的創新實踐,闡述了時政新媒體如何在智媒時代成為“懂政策、能共創、可共贏”的傳播載體。

湘伴創辦于2015年,是湖南日報旗下的新媒體品牌,其以“另眼湘看,伴你讀懂湖南”為創號初心,始終踐行“打一口時政新聞的‘深井’,做深度垂類平臺”核心要義,把嚴肅政策文件、調研報道轉化為“家常話”。
這樣的“翻譯”能力,在湘伴的實踐中處處可見。當湖南在全國率先推行機器管招投標改革時,面對網友“機器管招投標能否公平公正”的質疑,湘伴團隊不用傳統公文式解讀,而是以短句、比喻和生活化表達拆解政策,用“嘮嗑式”報道把專業政策“嘮”明白。
當“違規吃喝”整治引發熱議時,湘伴依據黨紀黨規梳理“8種去不得的飯局”“12種值得警惕的飯局”,報道一經推出便突破10萬+、全網轉載;當網上出現“整治太嚴影響正常交往”聲音時,又率先發聲指出“整治違規吃喝絕非一刀切禁止交友,關鍵是劃清界限、吃得坦蕩”,成為湖南首個回應該話題的主流聲音,既守牢政策底線,又傳遞民生溫度。
要讓時政新聞真正“貼近青年”,離不開一支懂青年的團隊,鄧晶琎說,湘伴的團隊除了她這位80后,其他成員都是90后和00后,他們已經從文字記者轉型為出鏡主播,從版面編輯進階為視頻剪輯高手:既能出鏡探訪五月天演唱會背后的“演出經濟”,也能蹲點記錄“餐二代”的創業故事,還能把“湘超”聯賽的精彩瞬間進行二次創作,讓時政平臺的選題觸角,始終跟著青年的目光延伸。
更重要的是,湘伴堅持“開門辦號”,讓青年隨時“上車”共創。與“湘遇選調”平臺聯動的《縣域經濟的突圍》欄目,所有稿件都來自扎根基層的年輕選調生;與省委辦公廳“青思享”活動聯合推出的《青年思想匯》,稿件均來自全省各級機關的青年干部。“不管你擅長寫稿、拍視頻,還是有獨特的青年視角,湘伴都為你留好了‘座位’。”鄧晶琎向現場師生發出誠摯邀請,“歡迎隨時‘上車’,我們一起做年輕人愛看的時政內容。”
經過十年發展,湘伴已從初創團隊成長為湖南日報的重點IP,影響力邁入全國省級黨報時政微信公號第一方陣,獲評“全國優秀網評賬號”,并入選中國記協“我的工作室”優秀案例庫。其“朋友圈”也持續擴大:與人民日報“俠客島”“學習小組”等時政大號聯動推出“云課堂”;吸引福建日報“屏山君”、邵陽日報“邵聲”等兄弟媒體專程交流;還“上天”與湖南航空合作打造主題航班,宣傳推介湖南文旅。
“我們希望能與大家共建內容、共創活動、共享未來。”鄧晶琎表示,湘伴最深切的期待,是打開通往高校的“大門”,與青年共建“青春朋友圈”。“湘伴愿意成為大家的實習基地、創意工場和項目孵化器,甚至是職業夢想的起點。”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流量或許潮起潮落,但專業、深度和真誠的內容價值永不沉沒。”鄧晶琎說,智慧、視角和澎湃的創造力,是主流媒體在智媒浪潮中破浪前行、贏得未來的中堅力量。湘伴愿以“青春合伙人”的身份,與更多青年一起“另眼湘看”,攜手共創未來。
責編:潘華
一審:潘華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