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10月16日訊(通訊員 彭洋)在金秋十月,正值第32個“世界精神衛生日”,湖南有色金屬職業技術學院積極響應“精神健康是一項普遍人權”的全球主題,將心理健康促進融入學生全面發展,于近日舉辦第四屆心理健康知識科普周系列活動。活動創新融合心理健康“守護”與生命安全“救護”,特邀株洲市三醫院急救科專家團隊,為近300名大一新生帶來一場生動實用的“第一目擊者”急救技能培訓。
活動伊始,學院學生工作部負責人在致辭中強調:“‘大健康’理念是身心一體的健康。掌握急救技能不僅是對他人生命的守護,更是在危急時刻保持冷靜、錘煉心理素質的積極實踐,體現了對生命的尊重與敬畏。”此次培訓聚焦校園常見突發狀況,內容涵蓋心肺復蘇(CPR)、自動體外除顫器(AED)使用、氣道異物梗阻急救(海姆立克法)及創傷現場四項基本救護技術。這些被稱為“黃金4分鐘”內的救命技能,是大學生應具備的社會責任與能力。

(培訓現場)
培訓中,急救專家通過理論講解與案例分析,闡釋急救的緊迫性與科學性。醫護人員利用模擬人和AED訓練機,現場演示操作細節,包括環境評估、意識檢查、胸外按壓及AED使用等關鍵步驟。學生們在專家指導下踴躍參與實操演練,分組練習心肺復蘇、海姆立克法及三角巾包扎。現場氣氛熱烈,同學們在動手實踐中深化理解,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能力。
參與培訓并通過考核的學生將有機會獲得“現場救護第一目擊者”資質證書。這不僅是對學習成果的認證,更是他們奉獻社會、服務他人的“硬核”名片。有學生分享道:“親手操作后,我才真切感受到‘生命守護者’的責任與光榮。這堂課學到的不僅是技能,更是一份勇氣和擔當。”
此次培訓是學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創新實踐,將生命教育、安全教育與心理素質拓展有機結合,豐富了“世界精神衛生日”的內涵,為構建堅實的校園生命安全防線、護航學生健康成長注入新動力。
責編:伍鏌
一審:伍鏌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