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11月3日訊(文/視頻 全媒體記者 高煜棋 通訊員 張亞娜 喬木)近期,湖南氣溫驟降,呼吸道傳染病進入高發季節。監測數據顯示,我國南方省份流感活動呈現上升趨勢,部分地區甲型H3N2流感病毒檢測陽性率有所增加。
湖南目前已進入流感發病上升期,今年流感疫情較往年更早出現快速上升態勢。湖南省疾控專家分析認為,冷空氣活動頻繁導致氣溫驟降,居民室內活動增加,通風減少為流感病毒傳播創造了條件。預計我省流感疫情峰值將有較大可能超過近年平均水平。
今年流感毒株為甲型H3N2,多數人為何沒有抵抗力?H3N2毒株到底有什么不同?11月3日,湖南省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所長、主任醫師鄧志紅針對這波流感病毒進行解析,為市民應對流感季提供權威指引。

為何H3N2能“突破”人群抵抗力
近期湖南流感病例增多,核心原因在于當前流行的H3N2流感毒株,已讓多數人失去有效免疫保護。為何多數人對今年新更替的H3N2流感毒株缺乏抵抗力?
鄧志紅解釋,流感病毒的免疫保護具有“時效性短板”——感染流感后,人體內形成的免疫力通常不超過一年,無法長期抵御同一毒株。而距離上一次H3N2流感大規模流行(2023—2024年冬春季)已超一年,此前積累的抗體水平大幅下降,導致人群普遍對該毒株缺乏抵抗力,這也直接推動了近期流感病例的上升。
隨著南方流感上升趨勢更明顯,有公眾猜測“南方流行的H3N2毒株更特殊”。對此,鄧志紅澄清,南北流感流行節奏的差異,與毒株本身核心特性無關,而是受溫度變化影響。
“南北地區流感流行季整體趨勢一致,只是溫度差異會讓流行時間出現早晚差別,不存在‘南方毒株致病性更強’的情況。”鄧志紅表示。
重點人群需優先接種疫苗
鄧志紅指出,部分人群感染流感后發生重癥的風險更高,因此被列為重點流感疫苗接種對象。
“65歲以上老年人,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腎病、糖尿病等慢性基礎性疾病的患者,以及肥胖人群、孕婦、5歲以下兒童、醫務人員、照護人員都應優先接種流感疫苗。”她強調。
“打了流感疫苗就能一勞永逸嗎?”這是很多人接種前最關心的問題,也是常見的認知誤區。鄧志紅在采訪中明確回應:“答案是不能。”她進一步解釋,流感疫苗的保護作用并非長期有效,通常接種后保護期僅能維持6—9個月,超過這個時間,體內的抗體水平就會逐漸下降,再次接觸流感病毒時,仍有感染的可能。
“但大家要注意,盡管存在保護期限制,流感疫苗仍是目前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式。”鄧志紅特別強調,從臨床數據來看,即便有人在接種疫苗后仍不幸感染流感,也能明顯感受到癥狀的變化——發熱、咳嗽等不適程度會更輕微,病程也會相應縮短。更重要的是,能大幅降低發展成肺炎、心肌炎等重癥的風險。
鏈接:日常防護要抓牢
除了疫苗,日常防護同樣關鍵。鄧志紅給出4點具體建議:一是堅持環境通風,即便天冷每天也要開窗2~3次,每次不少于半小時,降低室內病毒濃度;
二是高風險人群盡量避開人群密集、通風差的場所,必要時規范戴口罩;
三是做好手部衛生,外出接觸地鐵、公交扶手等公共設施后,進入室內第一時間用流動水、肥皂洗手;
四是保持健康作息,通過規律鍛煉、避免熬夜、均衡營養等方式提升自身抵抗力。
當前湖南流感已進入上升期,鄧志紅提醒,公眾無需過度恐慌,但需增強防護意識,尤其是重點人群,應盡早做好疫苗接種和日常防護,共同應對流感季挑戰。
責編:劉暢暢
一審:劉暢暢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