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周陽樂 通訊員 何勝洋
每年的11月1日是世界流感日。預防流感,從認識誤區開始,從接種疫苗做起。
每到秋冬季節,氣溫下降,氣候干燥,是流感高發的時期。流感全稱為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具有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的特點。
根據病毒類型,流感分為甲型、乙型、丙型和丁型,其中以甲型和乙型流感最常見,對人群危害也最大。我們耳熟能詳的H1N1、H3N2等名字均為人類甲型流感病毒的常見亞型。甲型病毒變異快,常導致大規模流行甚至全球性疫情;乙型流感通常傳播范圍較小,但仍可引發嚴重并發癥。
然而,在我國公眾對流感的認識中,仍存在不少誤區。

流感雖然常見,但絕不能掉以輕心。從公共衛生角度看,每個人都是防線的一部分。在流感流行季節,做到以下幾點,就能大大降低感染和傳播風險:主動接種流感疫苗,每年秋季是最佳接種時間,我國推薦優先接種人群包括兒童、老年人、孕婦、醫務人員、慢性病患者以及養老院、學校等集體機構人員。國家衛生健康委和中國疾控中心都強調:流感疫苗是最經濟、最有效的防控手段。保護自己,也是在保護家人和社會。
責編:洪曉懿
一審:洪曉懿
二審:印奕帆
三審:蔣玉青
來源:華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