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重臣 周 佳 邱向誼 張 林
就業是民生之基、發展之要。
今年以來,面對就業市場新變化與群眾需求新期待,寧遠縣人社局錨定“穩就業、保就業、促增收”核心目標,聚焦群眾就業的阻點、難點、痛點,在“服務、供需、保障”三大領域精準發力,以系統化思維構建就業服務體系,推動就業形勢持續向好。截至目前,全縣城鎮新增就業6263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928人。
強服務:便企利民筑“穩業”之基
“村里有專人提供就業服務,縣里就業平臺定期推送崗位信息,如今就業服務好,找工作很方便?!编l村集市上村民們的話,道出寧遠就業服務的溫度與效率。
就業服務“最后一公里”,連著群眾“柴米油鹽”。寧遠縣“基層平臺筑基、數字技術賦能”,著力構建“人力資源市場+零工驛站+樂業小站+求職加油站+村級服務點”五位一體就業服務模式,讓服務觸角延伸到每個有需求的角落。
硬件上,該縣升級人力資源與零工市場,增設政策咨詢、職業指導、零工休憩功能區,既讓求職者“找得到崗、歇得舒心”,同時,在鄉鎮布局10個“樂業小站”,城區建青年求職加油站,形成“縣級有市場、鄉鎮有站點、村里有專人”的多層網絡,常態化提供“一站式”服務。數字化上,該縣打通智慧就業平臺、零工平臺與“湘就業”“永就業”數據通道,崗位信息實時共享,求職者手機端能查崗預約,企業在線就能招工篩簡歷,24小時服務“不打烊”。
從“群眾跑斷腿”到“服務送上門”,從“線下單點找”到“線上全域搜”,寧遠縣就業服務正在發生質的轉變。
通供需:精準對接傳“暖心”之效
“縣人社局為我們企業提供多維度招聘服務,今年公司新招員工200多人,解決了缺工難題?!庇乐輩R盛鞋業招工負責人周女士的感慨,折射出寧遠縣破解“企業招工難、群眾就業難”供需矛盾的實效。
就業市場的活力源于供需兩端精準對接。寧遠縣打破“單一招聘、被動等待”傳統模式,以“線上+線下、集中+專場、本地+外地”三維發力,搭建起人才輸送“直通車”、供需對接“快車道”。
線上“不斷線”:該縣依托智慧就業平臺、零工平臺及“寧遠在線”,定期發布用工信息,開展“直播帶崗”“公眾號推崗” 活動32場,求職者足不出戶就能“云對接”企業。
線下“不停歇”:在縣人力資源市場辦常規招聘,在文廟廣場、安置小區開專場招聘,組建5個招工組進村入戶“送崗到家”;帶企業走進湖南科技學院、湘南學院攬才,赴廣東東莞等地區“上門引才”。截至目前,全縣舉辦招聘會53場,5527人實現“家門口”就業。
針對農民工群體轉移就業需求,該縣充分發揮駐外農民工服務站作用,與廣東等地企業建立長期協作。2025年通過 “就業直通車”點對點輸送農民工返崗復工1257名,實現從“家門口”到“廠門口”的直達服務。
寧遠以全維度供需對接,既解企業用工之憂,又圓群眾就業之盼,讓“暖心”服務貫穿就業全過程。
固底線:托底幫扶守“幸福”之本
就業保障的重點在困難群體,難點在“托底幫扶”。
寧遠縣針對“無法離鄉、無業可扶、無業可創”脫貧人口,因地制宜開發保潔保綠、垃圾清運、河道保潔員等鄉村公益性崗位,建立“按需設崗、以崗聘人、動態管理”機制,精準匹配需求。
今年以來,全縣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3366個,兜底安置脫貧人口“家門口” 就業。2025年發放崗位補貼1935.08萬元、交通補助900萬元,讓困難群眾“就業有崗、增收有路”。
為穩企穩崗,該縣推行“人社專員聯企”制度,向園區企業派出60名人社專員,一對一送政策、幫申報、解糾紛。2025年發放穩崗補貼68.9萬元,169家就業幫扶車間吸納脫貧勞動力1343人,7家幫扶基地吸納449人,讓企業“留得住人”、勞動者“穩得住崗”。
在困難人員就業幫扶上,寧遠縣用足社保、見習、失業保險等政策,今年發放社保補貼28.21萬元、見習補貼338.64萬元、培訓補貼230萬元、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補貼142.66萬元,幫助1341名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其中827名就業困難人員找到工作,實現“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從“一人就業”到“全家穩定”,從“短期幫扶”到“長期保障”,寧遠縣用實打實的政策舉措,為困難群體撐起“保護傘”,讓民生底線有溫度。
“下一步,我縣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動就業工作提質增效,擦亮民生底色,讓群眾幸福感更可持續、更有質量。”寧遠縣人社局主要負責人表示。
責編:歐小雷
一審:歐小雷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