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單一資源出讓變為多要素資產“打包”出讓
“桃花江竹海”創新資產配置獲全國推介
華聲在線10月8日訊(全媒體記者 楊軍 通訊員 胡燕來)湖南桃江將國有建設用地、集體林地、林木和碳匯等權利整體配置打包給企業,資產收益大幅度增加,企業、村民和地方政府都得益。近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自然資源部副部長莊少勤推薦桃江縣自然資源資產組合供應的做法。
“桃花江竹海”項目區總面積761.2公頃,項目核心區規劃面積650公頃,區域內森林覆蓋率達90%。作為我省首批自然資源資產組合供應試點項目,將分散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林地經營權、林木所有權/使用權、竹林生態碳匯權益等5個產權關系進行系統整合,形成“竹資源立體開發+生態旅游融合+碳匯經濟延伸”復合型資產包。4月23日,桃江縣遇見美文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以7.89億元的報價成功競得該項目,成為我省迄今成交額最大的單宗自然資源資產組合供應項目。
桃江縣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桃花江竹海”項目,組合供應前資產估值不足4億元。組合供應的模式,破解了資源碎片化、歸集難等問題,讓多方受益。企業一次性獲得整合后的“資源資產包”,降低了前期開發成本和難度。村民林地年租金比以前翻1倍,村集體年收益增加60萬元以上。縣財政除2億元的純收益外,每年還可節省森林資源撫育、管護支出數十萬元。該項目獲評我省首屆自然資源領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典型案例。
項目出讓后,項目競得方迅速啟動“森林康養+生態種植+文旅融合”的綠色產業鏈布局,項目落地4個多月來成效顯著,今年二季度,桃花江竹海風景區接待游客突破3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3000萬元,帶動直接就業1000余人。
責編:劉茜
一審:劉茜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