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重臣 周 佳
住房,承載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關系民生福祉、關系千家萬戶。
近年來,寧遠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始終秉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八大行動”,著力穩定房地產業和建筑業“兩根支柱”,穩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和鄉村建設行動,在穩中起好步、在進上下功夫,一批發展工程、民生工程、安全工程落地見效,切實提升了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當公租房里亮起新市民的燈,當停工樓盤重啟的轟鳴聲劃破天際,當改造后的老小區重煥煙火氣,當危房戶門楣貼上新聯……寧遠縣住建局以民生為卷,用責任作答,用鋼筋水泥的重量,托起百姓“安居夢”。
住有所居
織密民生幸福網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千百年來,住有所居一直是人們的理想和追求。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在加強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和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上多辦實事。
公租房作為解民憂、暖民心的重大民生工程,承載著眾多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住有所居”的樸素夢想。
為切實把公租房打造成人民群眾的“公平房”,寧遠縣堅持以問題為導向,針對承租戶的實際情況,按照“棟不漏戶,戶不漏人”的原則,家家開門,戶戶見面,對全縣42個項目7052套公租房,全方位開展公租房“敲門行動”摸排核實。
此外,寧遠縣還結合實際重新修訂了《寧遠縣公共租賃住房管理實施細則》和7項內部管理制度,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縮短審批時間和輪候等待期,實現公租房申請15個工作日內予以辦結。在全市率先開展2次集中交房交鑰匙儀式,解決272戶輪候對象住房問題,全年發放租賃補貼503戶,實現城區低保戶應保盡保、輪候對象全部動態清零。
目前,已累計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461個,解決信訪問題13起,清退騰房273套,收回閑置公租房41套(間),追回歷年欠繳租金410.71萬元,收繳租金1122.75萬元,創歷史新高。
“當時聽到停工完全沒心思上班,家人也急得不行,現在好了,看到工地有人開工做事,別提多高興了,多虧政府救了我們!”2022年9月,為改善居住環境,李大姐貸款買入了碧桂園·城央壹品一套140多平方米的房屋,半年后因故停工。為“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經過多方努力,寧遠縣住建局成功引入婁底城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該項目于去年8月復工復建,今年將實現交付。
扎實推進“保交樓”“保交房”工作,精準施策穩定房地產市場,是寧遠縣住建局以“小切口”提升群眾“獲得感”,保障助圓群眾安居夢的又一次生動實踐。
為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寧遠縣全面落實預售風險評估措施,堅持無風險評估不預售原則,堅決杜絕新預售項目逾期交房風險,同時,扎實推進房地產領域突出問題集中化解“百日攻堅”行動,目前全縣8個“保交樓”項目2128套房屋,9個“保交房”項目1739套房屋均已全部完成交付。
此外,為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縣政府出臺了《關于進一步促進我縣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通過延續購房補貼、推行“商改住”、鼓勵房企讓利銷售等措施延續政策利好,提振房地產市場信心,全縣房地產市場呈現止跌回穩良好態勢。
一項項有力的措施,一個個溫暖的數字,讓寧遠縣人民的“安居夢”更加觸手可及。
住有宜居
煥活城市新風貌
走進文廟街道寧怡小區,干凈暢通的路面,整齊劃一的充電棚,清爽的“天際線”,第4臺電梯正在緊鑼密鼓地加裝。
“原來小區里面都是普通水泥路,坑坑洼洼,墻上的網線像蜘蛛網一樣亂七八糟,現在小區路修好了,燈亮堂了,不僅干凈舒適還十分安全。”家住寧怡小區的鄭爺爺對小區的變化贊嘆不已。
寧怡小區建于20世紀90年代末,設施相對老化。去年,寧遠縣住建部門充分聽取小區業主意見,經過多方會談,決定按照“政府獎勵一部分居民自籌一部分”的辦法,實施加裝電梯、雨污分流、四網合一、路面改造和安裝路燈等項目,惠及7棟60戶居民。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既是關系居民日常生活的關鍵“小事”,又是城市基層治理中的民生“大事”。這場由“微改造”帶來的“精提升”,不僅擦亮了小區的“面子”,更做實了民生的“里子”。
近年來,為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省級試點示范,寧遠縣大力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強化部門聯動,注重民生需求,遵循“基礎類應改盡改,完善類和提升類能改則改”的原則,充分征求群眾意見,切實將居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訴求納入改造內容,堅持因地制宜,有針對性地精準改造,做到一小區一方案、一小區一特色,“內外兼修”。截至目前,共投入73452萬元,完成185個老舊小區改造,涉及13254戶居民,建筑面積達156.15萬平方米,受益群眾達3.8萬人。
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寧遠縣還制定了《寧遠縣城區背街小巷提質改造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計劃三年投資5400萬元,對城區185條老舊擁堵的背街小巷進行提質改造,實現“路平水暢、墻美線齊、城綠巷通、文明有序”美好環境,進一步提升城市生活品質,目前已基本完成。
此外,寧遠縣還大力推進“1155”試點戰略,創新推進“五融工程”,積極探索城鎮化新路徑。明確試點期(2024-2026年)、中長期(2024-2035年)發展目標,分解細化了城鎮化水平、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人居環境5大類29項預期性或約束性指標體系,確保干有方向、做有目標、抓有內容。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是轉變城市發展方式、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行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建立可持續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規。
寧遠縣住建局深入踐行人民城市理念,把增進民生福祉、推進共同富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既解了民憂,又暖了民心,惠民、宜居、安居的美好圖景正成為現實。
居有所安
力圓鄉村振興夢
農村低收入群體居有所安,是百姓心頭所盼,也是鄉村振興的基礎所在。
“以前住的是瓦房,不僅冬天冷,還漏雨,現在給我蓋了嶄新的平房,寬敞多了,舒服多了。”家住寧遠縣天堂鎮許家村的許大哥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為了讓農村低收入群體建得起房,住上好房。近年來,寧遠縣堅持以實現農村低收入群體住房安全有保障為根本,實施農村危房改造。按照“應保盡保、應改盡改”的原則,把實施農村危房改造與鄉土文明建設、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城鄉風貌改造等結合起來,統籌推進,將符合條件的農村低收入群體對象動態納入改造范圍。
如何把危房改造政策真正落到實處?寧遠縣聚焦重點對象,逐村、逐戶、逐人過篩,采取“實地看、逐戶訪、認真核、反復比”等方式,嚴格篩選危房改造對象。同時,聘請具有專業資質的第三方房屋檢測鑒定機構,對全縣低收入群體居住的危舊房進行房屋等級鑒定,登記造冊,建立臺賬,并做好精準服務,跟蹤管理,根據對象數量、分散程度、家庭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提出實施對策,有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確保惠民工程落到實處、發揮實效。
此外,寧遠縣住建、審計、財政等部門還對農村危房改造政策、資金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審計。紀檢監察部門聚焦農村危房改造領域“微腐敗”開展專項整治,重點整治黨員干部優親厚友、吃拿卡要、虛報冒領、截留挪用,以及相關職能部門“只批不審”“只發不管”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典型問題。通過深化部門協作,凝聚監管合力,讓政策從 “紙上條文” 變為 “地上實效”,真正落地生根、惠及民生。
截至目前,寧遠縣共完成農村危房改造1.5241萬戶,爭取中央補助資金3.549億元。
安居才能樂業。人民能否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既是民生的基礎,也是發展的前提。
從“居者憂其屋”到如今“居者有其屋”“居者優其屋”,寧遠縣住建局精準打出安居工程“組合拳”,穩穩托起萬千百姓的“安居夢”。未來,寧遠縣住建局將繼續一磚一瓦厚植民生福祉,一筆一畫繪就百姓更安心、更舒心、更暖心的安居宜居新畫卷。
責編:歐小雷
一審:歐小雷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