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持續推進城市更新行動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發布
2030年前,建成超20年老舊小區“愿改盡改”
28日,記者從省住建廳獲悉,《湖南省持續推進城市更新行動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近日正式發布,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其中明確提出,到2030年,全省建成20年及以上的老舊小區將實現“愿改盡改”,同時將打造50個以上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先行區社區,標志著湖南城市發展進入以提升質量為核心的全面更新階段。
目標明確
從住區提質到生態修復多維推進
《意見》涵蓋多個方面,系統性地規劃了城市更新的路徑與目標。
在居住空間提質方面,湖南將不僅改造老舊小區,更注重“里子”和“面子”的同步提升。除了完善停車、充電、消防等基礎設施外,還將補齊助餐、家政等公共服務短板,并建立長效運維管理機制。特別強調要保護傳統風貌和文化遺產,實現環境、設施、服務與文化價值的整體躍升。
在公共空間增效方面,將重點推進老舊廠區改造,通過市場化方式盤活閑置低效的廠區、廠房和設施,鼓勵開展工業遺產的保護與利用,打造富有特色的工業旅游區(基地),為城市增添新的產業活力和文化地標。
在生態空間修復方面,湖南致力于優化城市綠地布局,加強綠環、綠廊建設,并充分利用閑置空間“見縫插綠”,增加社區公園、口袋公園等。目標是到2030年,全省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3%,人均公園綠地面積提升至14平方米,讓市民“開窗見綠、出門入園”。
基礎先行
推進管網改造與新增公共停車位
城市更新,基礎設施是關鍵。《意見》指出,將大力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改造,包括深化自主可控的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應用。到2030年,計劃實現老化燃氣管道動態清零,改造供水、污水等地下管網1萬公里以上,并新增城市公共停車位15萬個,從根本上解決“城市病”,提升城市安全韌性和運行效率。
在既有建筑改造方面,湖南將加快拆除改造D級危險住房,穩妥實施C級危房和非成套住房改造。同時,《意見》特別強調,嚴禁借危房改造之名對歷史文化街區、傳統村落、文物和歷史建筑進行違法違規拆除,體現了保護與發展并重的原則。
人文關懷
打造便民生活圈與賡續歷史文脈
此次城市更新行動格外注重人文關懷與歷史傳承。《意見》提出開展完整社區創建,推進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完善各類公共服務與便民商業設施,其核心目標就是到2030年,打造50個以上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全域推進先行區社區,讓居民在步行15分鐘的范圍內就能享受到便捷的“一站式”服務。
在歷史文化賡續方面,湖南將建立健全保護前置機制,并以房屋所有權人、使用人為主體,推進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筑的修繕與合理利用。計劃到2030年,建成10個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利用示范片區,讓城市在更新中留住記憶、煥發新的文化魅力。
責編:劉茜
一審:劉茜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長沙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