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伴導讀
繼赴上海、北京、西安后,這個周末,湖南“攬才團”再出發,去好鄰居、老朋友湖北家“串門”了。
“惟楚有材,于斯為盛。”10月25日,“智匯瀟湘 才聚湖南”專場招聘武漢站在武漢大學舉行。湖南攜400余家企業、1.4萬余個優質崗位,跨越洞庭湖,來到珞珈山下,向青年人才拋出“橄欖枝”。

“智匯瀟湘 才聚湖南”專場招聘武漢站在武漢大學舉行。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辜鵬博 傅聰 易昂 攝
“湘鄂一家親,隔江不隔心”。血脈相親、文化同頻,為人才流動搭建起了情感“橋梁”。
從春秋戰國時期同屬楚國,到明清兩代共為湖廣行省,兩地歷史淵源深厚。屈原生于湖北秭歸,在湖南汨羅投江明志;岳麓書院與武昌鳳凰山麓貢院,皆以“惟楚有材”為訓,育天下英才。楚文化的精神基因,在兩地代代相傳。

岳麓書院。通訊員 攝
既同頻共振、又優勢互補的產業格局,則為人才扎根提供了堅實“底座”。
湖南發力工程機械、軌道交通、中小航空發動機等優勢產業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衡器計量、新能源等新興產業,“4×4”現代化產業體系起跳躍升。

長沙經開區山河工業城,工作人員在挖掘機智能裝配車間生產線上作業。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辜鵬博 攝
湖北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集群,打造科創“四梁八柱”,在光電子信息、汽車及零部件、生物醫藥等領域根基深厚,擁有“光谷”“車谷”等國家級產業集群。
兩省在產業鏈上既有協同潛力,又有互補空間,通過資源整合與優勢互補實現共贏,也必將帶動人才區域合作交流。
湖北人才資源豐富,湖南搭好施展才華的舞臺,人才交流合作有了現實條件。
作為教育大省,湖北有著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眾多高校,在校大學生規模達百萬級。湖南在打造“三個高地”、實現“三高四新”美好藍圖的生動實踐中,搭建起廣闊的發展舞臺,等待湖北高校學子前來“一展身手”。
老友“串門”,帶著誠意來。
優質崗位和貼心政策是“見面禮”。
本次招聘活動,現場有超過70家事業單位、28家博士后站點、67家國有企業、171家優質民營企業參與,提供超1.4萬個崗位。
從崗位來源看,14家產業鏈“龍頭”企業提供了1247個崗位,占企業崗位總數的12%;110余家科技公司提供超3400個崗位,占企業崗位總數的1/3。
也就是說,不管你學什么專業,想去什么類型的用人單位,都可能在這里get心動的offer~

招聘會現場。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辜鵬博 傅聰 易昂 攝
政策支持同樣真心實意。如果你是想找工作的高校畢業生,省屬及地方國企每年60%新增崗位對你敞開大門,還有機會獲得各類補助補貼。
如果你是創業青年,帶著你的Idea大膽來闖,大學生創業投資基金對創業團隊單次投資最高50萬元、創業企業單次投資最高100萬元,首次創辦小微企業或從事個體經營也可以申領5000至2萬元不等的一次性創業補貼。
英國伯明翰大學統計學專業研究生的李冠嬌是山西大同人,在從英國倫敦飛往武漢的飛機上,刷到了此次招聘信息。原打算在武漢中轉的她,臨時改簽,前來參加招聘會,“湖南是個不錯的地方,希望在現場能得到企業的青睞。下一站,向長沙出發!”
“見面禮”是基礎操作,更有掏心窩子的“嗨聊”。
“歡迎大家加入我們!”湖南高速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羅衛華現場向青年學子發出邀請。他說,集團以“不拘一格”的機制用才,打破論資排輩,對工作滿1年的博士、碩士及滿3年的本科生開放中層競聘通道。

羅衛華。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辜鵬博 傅聰 易昂 攝
湖南宇納私募股權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合伙人丁良是土生土長的湖北人,從華中科技大學畢業后走遍了兩湖兩廣,最終選擇了在湖南創業,成為“新湖南人”。他說,歡迎大家來體驗來湘“一張床”、在湘“一間房”、留湘“一套房”的創業大禮包。

丁良。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辜鵬博 傅聰 易昂 攝
“90后”湖南籍武漢大學校友蔣亦軒,致力于植物提取行業。他創辦的德諾集團,2012年從長沙的一間民房起步,現在發展成為在全球擁有數十家分子公司和5個生產制造基地的高新技術企業。他說,是湖南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精準有力的人才政策,為他和團隊插上了騰飛的翅膀,“這?是夢想最好的孵化器,更是才華最實的兌現場!”

蔣亦軒。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辜鵬博 傅聰 易昂 攝
誠意還體現在細節里。
現場設立事業單位招聘“博士直通車”專區,專家視頻連線即可開展學術考核,讓青年人才高效匹配崗位,“絲滑”對接入職。省情展示區,讓大家沉浸式了解湖南;文旅體驗區,則可以一邊“逛吃逛吃”,一邊感受湖南熱辣滾燙的魅力。
湖南湖北,同屬中部省份,同為長江經濟帶重要成員,在貫徹實施重大國家區域發展戰略中,肩負共同的使命任務,面臨共同的戰略機遇。
從科技創新到產業發展,從深化改革到對外開放,從城鄉融合到綠色發展,在中部地區加速崛起、長江經濟帶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中,方方面面都少不了人才這個堅實支撐。
2021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到“鼓勵人才自由流動”“推進人力資源信息共享和服務政策有機銜接”。2024年7月,長江中游城市群省會城市第十屆會商會上簽署的《長江中游城市群2024年重點合作事項》中,人才培養被列為重要的合作事項之一。

2024年7月底,長江中游城市群省會城市第十屆會商會在長沙舉行。
就在10月23日,2025年全國城市聯合招聘中部地區青年人才交流會上,中部6省簽署《中部地區青年人才交流活動合作協議》,明確每年春、秋兩季適時舉辦中部地區青年人才專場活動,還將加強交流協作、項目對接、校企合作、信息互通,共同促進青年人才高質量充分就業。
而此次活動邀請“楚才”共助中部地區崛起和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必將讓更多湖北學子帶著東湖的智慧走向湘江兩岸,更多湖南青年循著屈原的來時路回訪荊楚大地,共譜“惟楚有材”最動人的協奏曲。
責編:劉茜
一審:劉茜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湘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