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謝卓芳
10月17日,一場關乎湖南未來五年產業走向的座談會在長沙舉行。來自湖南省工信廳、14個市州工信局、5家產業鏈重點企業及多個省直部門的代表,圍繞“產業育新培強攻堅和‘十五五’規劃”展開深入探討,共同探尋湖南從制造大省向制造強省邁進的最佳路徑。
企業呼聲:
期待更優生態、更強創新、更實支持
座談會上,5家企業代表的發言,傳遞出經營主體的共同關切。
創新成為高頻詞。當前技術突破與產業化銜接的挑戰較為緊迫。比如中車株洲所在推進“雙碳產業園”建設時發現,雖然IGBT等核心技術已經突破,但配套產業鏈的完善還需要更多支持。紫光智能科技代表表示,實驗室的科研成果要轉化為生產線上的實際應用,中間還需要跨越不少障礙。這些真實的經歷,讓企業更加期待建立“企業出題、高校解題、政府支持”的協同創新機制,讓創新成果更快落地生根。
除了創新挑戰,企業日常運營也面臨著現實考量。湖南宏旺科技代表談到,作為新材料企業,能源成本是影響競爭力的重要因素,湖南能源成本較高,一定程度制約了企業長期競爭力。與此同時,多家企業不約而同提到,在推進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既懂技術又懂業務的復合型人才較為缺乏。
針對企業反映的共性問題,省工信廳正在推動建立跨區域要素協調機制,在人才、能源、土地等關鍵要素方面尋求突破。
市州布局:
立足稟賦基礎構建特色產業體系
各市州的“十五五”規劃建議,均建立在產業基礎和比較優勢之上。
長沙將目光投向音視頻裝備產業。作為聞名全國的“工程機械之都”,長沙擁有三一、中聯等龍頭企業,這些企業在智能化轉型中產生了豐富的音視頻技術需求。加上國防科大等高校的技術支撐,目前長沙已集聚音視頻相關企業287家,2024年產值突破800億元。“十五五”期間,長沙音視頻產業將競逐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
在邵陽,電子玻璃產業正在崛起。邵虹基板玻璃項目已建成3條熱端、2條冷端生產線,年產基板玻璃320萬片,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邵陽打算以此為基礎,構建“原材料—基板玻璃—顯示模組”的完整產業鏈。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基于當地獨特的自然資源稟賦,重點發展白酒和中藥材產業。湘西自治州工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地龍頭企業酒鬼酒,擁有獨特的釀造工藝和地理標志產品優勢,為產業發展提供了品牌支撐,而豐富的中藥材資源則為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提供了天然優勢。“十五五”期間,湘西自治州計劃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條,推動白酒產業向品牌化、高端化發展,中藥材產業向精深加工、大健康領域拓展。
省級謀劃:
系統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全省工業和信息化領域“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已進入關鍵階段。
省工信廳副廳長歐陽曉風介紹,全省工業和信息化領域“十五五”規劃36項前期課題研究,目前已完成31項,總體規劃、行業規劃和專項規劃已陸續啟動編制。
全省工業和信息化領域“十五五”規劃將遵循“1+16+7+1”體系。即1個總體規劃明確發展方向,16個行業規劃覆蓋重點產業領域,7個專項規劃聚焦關鍵環節,1個行動計劃確保任務落實。這套體系既注重頂層設計,又強調實施路徑,形成完整的推進閉環。
在實施方法上,將啟用“五化”工作法,讓規劃落地更有保障。通過清單化管理把目標轉化為具體任務,借助項目化攻堅確保重點任務落到實處,區域化布局優化產業空間分布,以樣板化帶動形成可復制經驗,閉環化評估及時檢驗工作成效。這套方法讓規劃不僅停留在紙面,更能真正“落地生根”。
責編:劉茜
一審:劉茜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