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榮耀》海報。李風玲
近日,電視劇《沉默的榮耀》在央視收官。這部作品取材于真實歷史,以敬仰之心還原了那段不應被遺忘的往事,是近年來熒屏上的一部佳作。它好在展現了一段真實的歷史,好在主創們走心的演繹,好在凸顯了期盼兩岸統一的家國情懷。
《沉默的榮耀》若論題材,應屬諜戰一類,但卻是一部從開始便知曉結局的劇目。因為它的故事源于真實的歷史事件,真實到連里面主要人物的姓名,也都沒有改動。吳石(于和偉飾)、聶曦(魏晨飾)、朱楓(吳越飾)、陳寶倉(那志東飾),全都是實名實姓半字未改。在追劇的過程中,我幾乎每集都會落淚,因為感動,因為傷心,為他們的家國大義所感動,為他們被叛徒出賣、犧牲而傷心。他們的結局,早已在歷史中寫明,我們不忍看,卻又忍不住看,看他們是如何地慷慨赴死、舍生取義。
故事圍繞著吳石將軍借在臺灣工作之機向中共華東局傳遞情報而展開。新中國成立前夕,本可留在大陸的吳石,為了赴臺繼續為解放事業而奮斗,毅然接受蔣介石任命為國防部參謀次長。他與自己的副官聶曦,還有主動請纓赴臺接替交通員的共產黨員朱楓,以及受中共華南局派遣前往臺灣搞地下工作的國民黨中將陳寶倉,組成了“東海小組”,向大陸傳遞出了有關金門島、舟山群島等重要軍務情報,為海南島、舟山群島的順利解放作出了巨大貢獻。
若論職位,吳石已經是參謀次長,也深得蔣介石賞識,但他目睹了國民政府的腐敗,決計“不為黨派,只為蒼生”;副官聶曦受其影響,誓死追隨;將軍陳寶倉也是胸懷大義,不懼生死;共產黨員朱楓并沒有多少情報工作的經驗,但在當時的極端情況下,她機警周旋、不辱使命,輾轉送出了多份情報,被捕后自殺未果,后與四人小組一起,英勇就義。
劇中演員的表演可圈可點。于和偉扮演的吳石,文武兼修、儒雅從容,他在表演的時候,并沒有多少慷慨陳詞,但那份柔里帶剛的堅毅果敢卻分明擲地有聲。在決定赴臺工作時,他說:“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他說這句話的時候,面帶微笑從從容容,卻讓觀眾聽得心潮澎湃熱淚盈眶!吳越飾演的朱楓,恬淡靜美,既有大家閨秀的氣韻,亦有共產黨人的高格;魏晨飾演的聶曦,一表人才,風華正茂;那志東飾演的陳寶倉,仗義執言,古道熱腸。有不少網友將劇中的他們與歷史中的他們一一對照,細觀其形其神,居然高度融合。這是演員們在吃透了劇本、吃透了人物、吃透了歷史之后真情演繹的結果,他們用心地將人物精準地還原,也讓觀者在藝術的熏陶中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歷史教育。
《沉默的榮耀》,劇如其名,這曾經是一段不能明言的歷史。如今,我們終于可以鄭重告訴所有人:他們,是英雄;他們,是有著深厚家國情懷的大英雄!吳石將軍在犧牲前曾寫下這樣的詩句:“憑將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對我翁。”這一掬丹心,是渴望臺灣解放實現兩岸統一的丹心;是心系蒼生渴望和平的丹心;是不與腐敗為伍甘為家國赴死的丹心!
《沉默的榮耀》播出后產生了連鎖反應。各路媒體翻開史書,紛紛敘寫英雄譜;主創們也開展了系列紀念活動,導演楊亞洲、主演于和偉手捧鮮花,去往北京福田公墓向吳石致敬;在北京西山公園的無名英雄紀念廣場,很多人自發前來,將一束束鮮花擺得層層疊疊。史書或許太薄,裝不下英雄們的全部偉大,但這樣一部好劇卻讓我們看到了他們壯烈的人生。
責編:劉暢暢
一審:劉暢暢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