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10月20日訊(通訊員 柏華林 何祝華 洪菊鳳)10月16日,道縣人民醫院召開省級邊界類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工作調度會,總結共建成果并部署沖刺任務。從會上獲悉,通過與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下稱“南華附一”)深度合作,道縣人民醫院近兩年外縣患者就診量年均增長超20%,湘桂邊界地區群眾“家門口看大病”的目標正逐步實現。

技術攻堅讓重癥救治能力顯著提升
“以前做個復雜骨折手術要去市里,現在在隔壁的道縣就能解決。”來自廣西全州縣的患者李先生的經歷,正是道縣人民醫院醫療服務能力提升的縮影。自2023年啟動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以來,醫院重點打造神經外科、骨科等四大專科,通過南華附一專家駐點指導,成功開展頸椎微創手術、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等20余項新技術。
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道縣人民醫院四級手術量、微創手術占比、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成功率、嚴重創傷搶救成功率都有顯著提升。“過去需要轉診的復雜病例,現在80%能在本院完成治療。”骨科一區主任、主任醫師劉伍林介紹。
跨區協作構建區域醫療共同體
“不僅要把專家請進來,更要讓技術留得住。”南華附一駐點專家蔣紅艷表示,幫扶團隊創新采用“專家駐點+骨干進修”模式,三年來協助道縣人民醫院培養11名醫療骨干,其中4名醫療骨干學成后成為科室技術帶頭人。南華附一與道縣人民醫院共同建立遠程會診中心,實現CT、MRI等檢查結果實時共享,讓患者避免重復檢查。
這種跨區協作機制有效提升了區域輻射力。2024年,來自廣西灌陽、全州等周邊縣域的門診、住院患者分別較上年增長24.8%和17.7%。道縣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陽輝表示:“我們正從服務道縣向輻射湘桂邊界轉變,已與多家周邊縣級醫院簽訂轉診協議,讓優質醫療資源惠及更多群眾。”
沖刺驗收打造群眾滿意醫院
“2026年驗收不是終點,而是發展新起點。”道縣人民醫院院長田利國在調度會上提出,醫院將繼續選派醫務人員赴南華附一進修,重點突破顱內動脈瘤介入治療等技術瓶頸。同時優化就醫流程,推行“先診療后付費”“親情服務”等便民惠民措施。
據了解,作為湖南省首批省級邊界類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單位,道縣人民醫院已投入近億元用于設備更新和學科建設。隨著建設進入沖刺階段,醫院正加速推進創傷中心、卒中中心升級改造,不斷提升急危重癥縣域內救治率,讓湘桂邊界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責編:歐小雷
一審:歐小雷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