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10月29日訊 (全媒體記者 卜嵐 通訊員 肖昱昊)今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湖南“十四五”答卷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益陽市專場)。記者從會上了解到,“十四五”以來,益陽綜合實力顯著提升。一是實現總量跨越。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由2020年的1841億元增長到2024年的2268億元。今年前三季度,益陽GDP實現了6%的增長,增速居全省第4位。

單位GDP能耗下降14.6%,成功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人均GDP由“十三五”末的4.75萬元突破到6萬元。同時,實現了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第三產業占比達到40%,制造業占GDP比重由2020年的31.5%提升至2024年的33.3%,位居全省第3位。
圍繞全省“4×4”現代化產業體系,益陽因地制宜構建“334”現代化產業體系,電容器、先進碳基材料、電子電路板成為益陽特色產業的三張金名片,鋁電解電容器占全國30%的產量,電子電路板貢獻全省80%的產值,高端電子元器件產業近期獲得了省政府專項政策的支持。
此外,益陽還貢獻了一批首字號成果。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超10%,高新技術企業數由2020年的311家增加至2024年的745家,增長1.4倍,技術合同交易額增長27.5倍。益陽“十四五”期間,成功建成全球第一高冷卻塔,成功投運國內首個再生稻無人(少人)智慧農場,成功下線國內首臺最大規格剪切型密煉機,成功送電國內首創使用碳熱場的鋰電負極一體化示范線。
責編:歐小雷
一審:歐小雷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