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王振亞 通訊員 陳蘇寧
不久前,由省委社會工作部主辦的全省村(社區)干部示范培訓班(第三期)在古丈縣古陽鎮舉行。來自全省各地的村(社區)干部,走進古丈縣多個基層治理示范村(社區)實地觀摩,探尋當地以黨建為引領、破解基層治理難題的方法。
近年來,古丈縣緊扣縣域發展實際,以建強基層黨組織為核心,搭建共治平臺為抓手,健全參與機制為保障,不斷凝聚基層治理向心力,繪就共建共治共享的“同心圓”,讓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提升。
黨建引領,夯實治理根基
“胳膊不疼了,心里也亮堂!”近日,古陽鎮古丈坪社區75歲居民彭善林拿著社區幫他“實現”的理療儀,笑得開心。今年4月,受肩周炎困擾的他在社區寫下“想要一臺理療儀”的微心愿,沒過多久便夢想成真。這暖心一幕,正是古丈縣堅持黨建引領,做大惠民服務,夯實治理根基的生動注腳。
為精準服務“一老一小”群體,古丈坪社區于今年4月初成立關愛服務領導小組,統籌社工、志愿者等力量,構建“黨組織統籌、多力量協同”的服務架構,通過“廣泛征集民意、黨員帶頭認領、貼心上門服務”的閉環機制,征集“微心愿”381個,實現218個,讓黨組織成為群眾信賴的“主心骨”。
在古丈縣最大的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古陽鎮陽光社區,黨建引領則為搬遷群眾“穩得住、能致富”保駕護航。走進社區就業車間,只見一排排縫紉機飛快地運轉著,工人們熟練地裁剪、縫制服裝。車間專門開設“媽媽崗”,方便“寶媽”兼顧家庭與工作?!?30多名工人里,大部分是社區搬遷群眾。”社區黨支部書記向清平說,在黨組織協調下,社區與企業聯動搭建就業平臺,凝聚起“社區+企業+群眾”同向發力的治理向心力。
巖頭寨鎮以“山石之光”黨建品牌為抓手,匯聚社會力量解民憂、潤民心。該鎮今年暑假發起的“聚光·鄉鎮學堂”,獲團縣委、教體局、婦聯等單位支持,為172名學生爭取到5萬余元助學資金,募集文具、體育用品600多套(份)。
平臺賦能,激發自治活力
“攢夠積分就能換洗衣液、衛生紙,還能評‘五好家庭’,大伙參與治理的勁頭足著呢!”采訪中,默戎鎮中寨村一村民指著村里的積分超市,滿臉自豪。作為“湘西州民主法治示范村”,中寨村整合“互助五興積分超市”與“湘妹子能量家園”,將鄉風文明、環境衛生等納入積分管理,實行“每月計分、每季度兌換”。2024年以來,該村累計兌換積分300余人次,物資價值超3萬元,移風易俗在比學趕超中落地生根。
古丈坪社區成立“茶城守望志愿者協會”,組建兩支小而精的隊伍,分別聚焦老年關懷與兒童關愛。協會成員涵蓋黨員、退休老師、“智慧媽媽”等,并構建“黨建引領+專業支撐+群眾參與”模式,讓不同群體都能找到參與自治的“切入點”。
此外,古丈縣還在全縣完善便民服務大廳、黨員活動室等功能室,提供“一站式”服務;創新推行“互聯網+黨建”模式,搭建村級事務公開平臺、便民服務App,讓群眾足不出戶就能知事、辦事,在便捷服務中增強自治歸屬感。
責編:劉茜
一審:劉茜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