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10月28日訊(全媒體記者 鄧桂明)今日上午,湖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湖南“十四五”答卷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張家界市專場。張家界是國家重點旅游城市、湖南“奇秀山水”文旅名片代表,過去五年,張家界市錨定“三高四新”美好藍圖,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交出了一份來之不易的答卷。

發布會現場。鄧桂明攝
“國際張”風靡全世界
張家界市致力于打造入境旅游標桿城市,實現從“峰林秘境”到“世界舞臺”的提質升級。2024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次、旅游總花費,較2020年分別增長88.62%、104.35%。入境游客呈現爆發式增長,由2020年的3.1萬人次增加至2024年的183.06萬人次,增長59倍,比疫情前最好年份增長33.58%。入境客源覆蓋183個國家和地區。現在很多網友都說,張家界的山上長滿了外國人。
成效主要得益于“四個更”:
文化更出圈。突出“青山之上是青史”的文化內涵,彰顯山水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學意蘊,塑造“人生不到張家界,百歲豈能稱老翁”的超級IP,贏得了韓國等東亞文化圈游客的深度認同。傳承創新民俗文化,土家織錦“西蘭卡普”系列文創產品遠銷全球30多個國家,張家界元宵燈會成為數十萬中外游客體驗傳統民俗的狂歡節。
產品更好玩。強化神奇山水與時尚運動的深度關聯,開發高品質的山地極限運動產品,天門山翼裝飛行、七星山“凌云天梯”、大峽谷高空蹦極吸引全球極限運動愛好者打卡體驗。緊扣國際化、年輕化潮流,舉辦國際街舞周、國際新雜技戲劇周、XTERRA越野跑世界系列賽、Hitch Open 世界汽車 AI 競速錦標賽,張家界已成為中外青年展現自我、競技交流的重要平臺。
入境更便捷。張家界口岸獲批過境免簽人員入出境口岸,開通19條國際航線,建設智慧口岸,通關時間縮至15分鐘內。2024年,張家界口岸出入境旅客56.3萬人次,穩居中西部非省會城市第一。同時,開通直達香港高鐵,游客在香港吃早茶,中午就能到武陵源看峰林奇觀。
服務更暖心。入選全國首批優化支付服務重點城市,創新推出入境游“匯錢包”服務,發布《張家界旅游匯兌地圖》,2000多家重點商戶POS機支持刷外卡支付,六大國有銀行ATM機全部支持外卡取現。今年上半年,張家界躋身境外游客Visa消費榜TOP7。針對最突出的語言問題,核發1187張小語種講解員證,實現39個等級景區中英韓文標識標牌全覆蓋,真正實現了“一本護照暢游張家界不見外”。
“美麗張”顏值大提升
張家界市堅持景城一體、城鄉融合,打造展示美麗中國形象的示范窗口,實現從“景區獨秀”到“全域美麗”的提質升級。主要是繪就了“一圖一畫”。
“一圖”是城鄉共美“實景圖”。大力推進城鄉風貌改造,整治違法建設,開展城市體檢,實施城市有機更新,改造了一批城鎮老舊小區,扮靚了一批和美鄉村,建成了一批美麗屋場、美麗庭院。張吉懷高鐵、桑龍高速、爐慈高速建成通車,所有區縣成功創建“四好農村路省級示范縣”,成為全省首個全域建成的市州。最美繞山公路與特色民居交織出美美與共的城鄉新風貌。
“一畫”就是綠水青山“水墨畫”。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決整治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環境質量指標持續位居國、省前列。空氣質量優良率穩定在93%以上,今年1-9月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位居全省第一;地表水Ⅱ類及以上水質比例保持100%,2024年國控斷面水質排名全國第2位。生活垃圾實現“零填埋、全焚燒”,入選國家“無廢城市”建設名單。完成營造林176.7萬畝,全市森林覆蓋率達64.3%,位居全省第二。獲評“踐行生態文明發展優秀城市”,八大公山榮獲“世界最佳自然保護地”稱號,武陵源區、桑植縣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永定區成功創建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所有區縣建成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富春山居圖”在張家界已然照進現實。
責編:鄧桂明
一審:鄧桂明
二審:李昆勵
三審:蔣玉青
來源:華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