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戴鵬
全球最大的工程攪拌車生產基地內,每18分鐘就有一輛混凝土攪拌車下線。占據全球70%市場份額的打火機產業,借助3D打印、機器視覺技術實現生產效率提升30倍。特種玻璃“智造”出0.3毫米的超薄蓋板,廣泛用于國內外各大品牌的手機和新能源車……走進邵陽,從生產車間到產業園區,從傳統產業到新興賽道,一幅產業“躍升圖”正加速鋪展。
“十四五”以來,邵陽市以產業興市為引擎,推動工業經濟量質齊升。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從2020年的2250.8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2926.3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1842家,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總數位居全省第一,一批“小巨人”企業躋身國家級專精特新行列,老工業基地煥發出新的活力。
產業躍升:
智能制造引領新變革
在邵陽經開區的湖南富蘭地工具股份有限公司,13條自動化生產線高速運轉,設備有序排列。在智能系統精準控制下,機械臂靈活地抓取、加工、組裝,精密工具源源不斷下線。
“引入自動化生產線后,企業人力需求降低50%,產能提升200%?!焙细惶m地工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成勇說,數字化轉型讓企業實現“脫胎換骨”。
“十四五”期間,在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下,邵陽以“智賦萬企”為關鍵抓手,致力于推動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讓傳統產業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其中,箱包、小五金等特色輕工產業成為重點改造對象。在箱包產業,智能裁剪設備代替了人工裁剪,裁剪精度更高,速度更快,能夠滿足不同客戶的定制需求。小五金產業則通過工業互聯網改造,實現了生產過程的實時監控和管理,產品質量得到顯著提升。
從“邵陽制造”到“邵陽智造”,邵陽構建起“初創—成長—龍頭”的企業梯度培育體系,推動優質中小企業不斷涌現。
“對初創型企業實施‘孵化工程’,著力‘扶上馬、送一程’;對成長型企業實施‘強基行動’,幫助企業‘揚優勢、上臺階’;對龍頭型企業實施‘領航計劃’,開展‘一對一’服務,精準對接國家戰略,全力打造鏈主企業。”邵陽市常務副市長龔紅果說,科技創新正為企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目前,邵陽全市創建智能制造企業186家、車間453個、工位5345個,規上企業智能制造改造率達63.8%;累計培育國家級“小巨人”企業16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研發活動企業占比達59.84%,全省第一;擁有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82家、較2020年增長4倍。
集群崛起:
特色產業聚鏈成大生態
走進邵東市生態產業園的湖南東億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全自動焊接機、機器人檢測設備不停運轉,曾經需要大量人工操作的打火機生產流程,如今有了新變化。
“在打火機新品設計環節,3D打印技術大顯身手,快速制作出精準的模型,大大縮短設計周期。”東億電氣副總經理白家寶說,安裝打火機齒輪環節里,機器視覺技術的應用,讓生產效率提升30倍。
依托東億電氣,邵陽打造出全球規模最大的打火機產業集群,年產一次注塑打火機150億只,占據全球市場份額70%,更入選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這個產業集群的強大,不僅僅體現在產能和市場份額上,更在于其完整的產業鏈。在邵陽,圍繞打火機生產,形成了一個龐大而完善的產業生態系統,涵蓋了原材料供應、零部件加工、成品組裝等各個環節。
從最初的塑料原料采購,到生產出一個個精美的打火機成品,整個過程在邵陽本地就能高效完成。
邵陽的產業集群發展通過“外引內培、協同聯動”,構建起深度融合的產業生態。
在邵陽經開區,彩虹特種玻璃與邵虹特種玻璃“雙輪驅動”,攻克高世代電子玻璃技術,集聚下游企業30余家。三一專汽作為全國最大的新能源攪拌車生產基地,帶動本地50余家配套企業發展,形成“零部件生產—整車組裝—售后服務”的全產業鏈。金盤科技、幸福時代等項目的落地,帶動上下游集群發展,開辟了邵陽新能源產業新賽道……
集群效應不僅帶來規模優勢,更推動產業鏈協同升級?!笆奈濉逼陂g,邵陽以“鏈長+鏈主”機制,推動產業串珠成鏈、聚鏈成群,培育省級產業集群12個,數量全省排名第二。其中,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10個,居全省第一。
環境賦能:
優質營商環境助力發展
“從拿地到廠房封頂,滿打滿算就半年!要是沒專班盯著,這項目最少得多耗3個月!”湖南興悅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曾劍一提起擴產往事,語氣里滿是感慨。他記得,企業籌備擴產時,邵陽經開區的工作專班直接建了微信工作群,審批上的堵點、建設中的難題,群里一說,相關部門馬上響應,硬是讓項目“跑”出了加速度。
良好的營商環境,正是產業扎根生長的“肥田沃土”?!笆奈濉币詠?,邵陽錨定“讓企業最有感”的目標,拿出一系列“精準滴灌”的服務舉措,為企業發展撐起“保護傘”。
政策“組合拳”直擊痛點。邵陽出臺《關于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的十條措施》,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實行“掃碼入企、聯碼督查”,開展“輕微免罰”“首違不罰”等柔性執法。
邵陽在全省首創組建“政法巡回服務專家團”,分設78支小分隊,還在新邵雀塘、陽光發制品、湘中制藥和邵陽經開區建起4個法律服務工作站,至今已幫企業解開500多個法律“疙瘩”;信用服務持續優化,累計為1741家企業完成信用修復,幫助它們輕裝上陣。
要素保障同樣“給足馬力”。邵陽《關于進一步降本增效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落地后,西部陸海新通道、湘粵非鐵海聯運、邵陽至鹽田鐵海聯運班列不斷優化,外貿企業物流成本一下降了三成左右。
“我們在運輸成套大件電梯設備時,通過鐵海聯運班列,不僅運輸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運輸成本也顯著降低?!眮喼薷皇侩娞荻麻L王要輝笑著告訴記者,這使企業能夠以更具優勢的價格將產品推向國際市場。
此外,邵陽還在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千企萬戶大走訪”中,累計發放165.44億元貸款精準“輸血”,緩解了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渴”。電力保障越做越實,企業用谷段優惠電價生產更劃算。燃氣安裝紅線外費用全免,用水辦理實現“零資料、零審批、零費用、零跑腿”,企業辦事更省心。
責編:劉茜
一審:劉茜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