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年來,湖南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進一步擦亮“投資湖南”品牌和“身在湖南、辦事不難”金字招牌。全省各地積極探索、改革創新,營商環境建設涌現一批好經驗好做法。即日起,湖南日報推出《優化營商環境“十佳”案例》欄目,展現各地優化營商環境的新思路新舉措。敬請關注。
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鄭旋
在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長沙片區工程機械再制造及維修基地,一臺二手挖掘機經過清洗、維修、噴涂之后,煥然“新生”。而后,它將遠渡重洋,運抵海外重啟作業。
湖南是工程機械大省,長沙被譽為“工程機械之都”。近年來,長沙著力優化營商環境,湖南自貿區長沙片區探索打造工程機械再制造及維修出口全產業鏈發展新業態,大量性能優良的二手工程機械出口按下“加速鍵”。
(長沙工程機械產品展示。湖南自貿區長沙片區管委會 供)
市場前景廣闊,二手工程機械出口也面臨多重挑戰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工程機械市場之一。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當前,國內工程機械二手設備存量高速增長,保有量累計超過1000萬臺套,市值6000億元左右。
龐大的保有量,為二手工程機械市場提供了充足的供應來源。“今年以來,我們出口了幾十臺再制造設備,包括泵車、挖掘機、旋挖鉆機、起重機等,遠銷中東、拉美市場。”湖南好得工程機械有限公司負責人陳保呈介紹,到10月份,公司今年業務較去年增長30%以上。
近三年,我國二手工程機械出口年均增長30%。特別是隨著國家將工程機械納入大規模設備更新11個重點領域之一,又為推動工程機械再制造出口帶來一系列政策利好。
二手工程機械出口作為閑置設備再流通的一種重要方式,在全球各地的工程機械市場中并不少見。美國、歐洲、日本等國際成熟工程機械市場,其利潤有近七成來自后市場,其中二手機占很大的比重。
“我們的二手機器在價格上更具優勢。”陳保呈告訴記者,一臺二手旋挖鉆機在經過再制造加工之后,它的售價大概只有新機的一半,但產品性能卻有新機的85%以上。
憑借“高性價比”,中國工程機械再制造設備正成為海外市場的“香餑餑”。盡管市場前景廣闊,但二手工程機械出口仍然面臨多重挑戰。
“二手機器交易最大的問題,在于標準。”陳保呈說,由于缺乏統一的評估標準和認證體系,導致國內設備普遍定價混亂、交易透明度低。
此外,出口退稅政策尚未完善,增值稅成本推高設備價格,削弱競爭力;售后服務網絡缺失、跨境物流成本高企等多重問題,也制約著行業發展。
搭建制度性通道,助力工程機械再制造產品出海
為突破二手工程機械市場發展瓶頸,湖南將工程機械再制造體系改革列入省首批重點改革事項。湖南自貿區長沙片區成為改革“試驗田”。
在湖南自貿區長沙片區的推動下,湖南省工程機械再制造設備出口行業聯盟成立。依托該聯盟,湖南制定并發布了8項工程機械再制造及維修團體標準,2項經湖南和海南市場監管部門批準成為兩省地方標準。
“有了標準,買賣和產品信息更清晰、更透明,也更對稱。”湖南省工程機械再制造設備出口行業聯盟副秘書長陳康介紹,目前,《工程機械二手機維修及再制造標準》系全國首個地方標準,有力破解國內工程機械再制造品控難題。
工程機械二手設備的市場,如何變成一個有序的平臺、能夠長期發展的標準化體系,這是工程機械再制造體系改革的重要命題。
湖南自貿區長沙片區通過搭建“線上平臺+線下基地”聯動服務體系,暢通工程機械再制造及維修出口流程,助力打造全產業鏈發展新業態。
線上平臺是集登記備案、稅務管理、信用評級等服務于一體的溯源監管信息平臺,集成二手設備原始出廠數據及流轉各環節重要信息,強化涉稅涉外風險監管。
線下基地包括建設湖南自貿區長沙片區工程機械再制造及維修基地和湘瓊先進制造業共建產業園。其中,湖南基地通過集中清洗、維修、噴涂、展示、服務,解決再制造及維修“散”“亂”“小”的現狀,實現再制造企業抱團發展。
(工程機械再制造及維修基地。湖南自貿區長沙片區管委會 供)
海南基地則依托區位優勢和自由貿易港進口加工增值超過30%的免征進口關稅等特殊政策,招引國內工程機械主機企業入駐,助力其再制造業務降本增效,進一步開拓海外市場。
目前,湖南自貿區長沙片區還推動出臺《工程機械再制造及維修基地檢測認證實施細則》,依托湖南基地和現有標準,對基地內出口設備實施檢測認證。
“憑借‘標準+認證’模式,基地內工程機械再制造及維修產品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出口額同比增長40%。”湖南自貿區長沙片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
責編:蘭宇琪
一審:蘭宇琪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