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變“工友”,養老“智慧”加碼
能做健康監測能陪聊,更多科技助老產品入駐養老機構

長沙市芙蓉區社會福利中心為老人舉辦集體生日。 通訊員 供圖
“小愈,我要做艾灸。”10月24日,在長沙市芙蓉區社會福利中心,一位老人正嘗試與名為“小愈”的艾灸機器人互動。簡單指令后,機器人迅速響應,根據為老人提前定制的艾灸方案做起自動智能化艾灸。
隨著科技助老產品不斷更新迭代,健康監測儀、智能床墊、骨骼機器人、陪聊機器人等智慧養老產品層出不窮,并逐漸走入家庭、日間照料中心和養老院。這些集健康監測、情感陪伴等功能于一體的科技力量悄然改變著老人的生活,養老機構引入智慧養老后,正在重新定義“老有所依”。 ■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楊昱
機器人“上崗”,助老很實用
長沙市芙蓉區社會福利中心(長沙協和頤養院)是一家集養老、醫療、康復、護理、餐飲、教培、科研于一體的綜合型養老服務機構,用地面積約50畝,可提供床位1850張。
“智慧養老”是該中心的一大特色,該中心打造了“微養”智能化養老平臺,提供“線上+線下”一站式、便捷化養老服務,配置先進的安全監控系統和健康護理設備,通過智能設備實現健康監測和慢病管理,并引進骨骼機器人、陪聊機器人等智能輔助產品,為老年人術后康復、精神慰藉等提供智能解決方案。
記者發現,中心里的墻上、公共衛生間都配了扶手等適老化設施,有些入住老人的房間里也含有高科技元素,比如床上配備的智能床墊能檢測到老人平日的睡眠數據,便于護理員據此來調整老人的作息,有的洗手間里還設置了跌倒感應區,如果老人發生意外,會立即觸發報警,服務站的護理員收到消息后會及時前來處置。
科技感更強烈的,還得是康復區。
日前,中心新引進了PEMF離子波細胞儀、AI智能生物共振能量艙、艾灸機器人、石墨烯律動太空艙等智能化設備,通過中醫健康理療為入住老人提供智慧化康養服務。
“目前,很多智能化設備還在陸續安裝之中,特別是自動測量生命體征的設備,老人只需站在儀器檢測區域,就能精準完成血壓、血糖、心率等10余項體征測量。”長沙芙蓉區社會福利中心辦公室主任雷露介紹,智慧養老是養老領域的發展趨勢,養老院具備規?;⒓谢少徬嚓P設備的優勢,也能更好地為入住老人提供不一樣的康養體驗。
科技元素加碼,為養老提質
根據養老院的規模和需求,不少養老院都引進了機器人作為輔助,進一步提升入住老人的生活質量。
長沙望城區養老中心會為每一位臥床老人穿戴健康監測儀,這類醫療器械造價不菲,能實時收集老人的心率、血壓等數據,一旦出現異常自動預警,為健康保駕護航。而智能床墊可監測睡眠質量,幫助調整作息。該中心還通過智慧養老系統,讓入住老人的子女能遠程了解老人狀況,通過手機即可查看健康數據、生活視頻,即使不在身邊也能安心。
長沙雨花區砂子塘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是一家為老人提供全日托養、日間照料、居家上門、老年餐桌、教育娛樂等全方位服務的養老機構,這里專門打造了保健型高壓氧艙,老人戴上耳麥式吸氧設備后,只需掃二維碼就能躺在舒適的按摩椅上開啟“氧療之旅”。老人所住的每個房間都安裝了具有預警功能的“毫米波雷達”,不用攝像頭,不用手環等穿戴設備,就能精確感知老年人的各項指標變化,一旦發生摔倒等意外情況,能第一時間識別并監測報警。此外,床位預留了與相鄰的街道衛生服務中心連通的增氧管道;中心內設監控與區級“安聯網”相互連接,實現了公共區域全員全域的安全監管。
多種服務“一鍵上門”,還有“養老外賣”
科技不斷更新,智慧養老信息服務平臺也在不斷完善。
2025年敬老月期間,由長沙市民政局定制開發的“長沙市智慧養老服務平臺”新增“養老外賣”業務,為機構養老和居家養老提供“點單即達”服務。
據介紹,該平臺由長沙市養老服務網、長沙市智慧民政小程序、長沙市智慧養老服務平臺組成,可提供高齡津貼申請、居家養老上門服務補助申請、特殊困難老人家庭適老化改造資助申請、老人能力評估申請等服務,平臺會主動發現并向滿足補貼申請條件的老人推送服務,引導老人在線申請,并及時對養老服務申請進度進行反饋,方便申請人員實時查看、跟蹤進度,為他們提供個性化、精準化、有溫度的養老服務。
老人或家屬只需登錄小程序,即可根據需求在線預約服務,專業護工接單后上門服務,提供助餐、助浴、助醫、助潔、助行、助急等六大類便民服務。
目前,平臺注冊用戶已達11.09萬人,入駐養老服務機構超1000家,累計服務訂單突破31.1萬筆。
討論
送老人住養老院
是不孝順嗎
記者在采訪過程發現,部分市民認為,人老了在自家養老是首選,若是失能或半失能才會送到養老院去全托,否則擔心被說“不孝順”。針對這一觀點,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不同年齡段的讀者,聽聽他們的看法。
“95后”女生小米:“送老人去養老院和不孝順不能簡單地畫等號。如果老人需要專業護理,而家庭遠遠達不到,送專業養老院才是最優解,子女要做的是常去看望陪伴。只有把老人放養老院不管不顧,才是真的不孝?!?/p>
“80后”李女士:“‘孝順’是個道德范疇,具體的定義只有自己心里明白。送老人去養老院,不代表不看望、不關心、不在意?,F在網絡上有些人戾氣重,千萬別輕易給他人套上道德的枷鎖。”
從事護理工作的舒女士:“我遇到過太多送老人來養老院的理由,有兒女爭財產鬧矛盾的,有確實很忙無暇照護的。拿我個人來講,父母中如果有一個先走了,另一個我就帶來養老院,我工作,TA養老?!?/p>
即將退休的張先生:“希望養老院條件越來越好,監管更到位,估計很多人會主動想去的?!?/p>
普親養老是湖南普親老齡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是面向失能、失智老年群體的全國連鎖養老服務企業。普親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唐文湘認為,子女若不盡贍養義務肯定不對,但不要過度責罵沒有能力贍養父母的年輕人,尤其是獨生子女,若真是力不從心,則需要社會福利來做補充,如增加公共服務和社會福利,減輕大家的壓力,這是社會養老和老年社會福利存在的要義,也是社會進步的表現。
責編:劉茜
一審:劉茜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