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記者 余蓉 見習記者 沈可心
近日,湖南省支持大學生創業工作協調機制辦公室發布《省支持大學生創業政策執行成效評估報告》。這份覆蓋3.4萬余名大學生、600余名教師,走訪7個市州19所高校的“體檢報告”顯示,全省大學生創業政策執行成效總體良好,政策吸引力持續增強,創業生態呈現積極態勢。
政策“大禮包”越來越實,創業意愿“水漲船高”
評估報告顯示,湖南省支持大學生創業政策執行成效總體評分為2.53分(滿分3分),處于中等偏上水平。超過八成大學生認為當前政策對創業有明顯激勵作用(82.98%),并為已創業者提供了實質性幫助(83.73%)。
支持大學生創業政策執行成效總體評分
更令人欣喜的是,大學生創業意愿強勁攀升。評估期間,有意愿創業的大學生占比達到26.09%,較今年5月大幅增長13個百分點。政策帶動效應顯著,越來越多大學生將創業視為可行路徑。
去年以來,湖南省創新推出支持大學生創業“七個一”行動,構建了以《湖南省大力支持大學生創業若干政策措施》為統領的“1+N”政策體系。截至目前,省級層面出臺16條具體政策,涵蓋金融、稅費、補貼、教育等多個環節。這些政策不僅系統謀劃,更在“打包直送”“一網通辦”“保姆服務”上全面提質,致力于打造“背上雙肩包就能來湖南創業”的良好生態。
創業主體“增長迅猛”,湘聚效應逐步顯現
政策的吸引力正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創業活力。2024年9月至2025年8月,全省新增大學生創辦經營主體13933個,其中企業6105個,同比分別增長44.90%和38.90%。
不僅有本地學子受政策和鄉情吸引留湘發展,更有來自大灣區、港澳乃至海外的創業者選擇湖南。望城經開區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內,省外、境外來湘創業者占比已超兩成。一位來自衡陽的香港大學在讀碩士表示,在比較多地政策后,最終選擇落戶長沙創業。
“真金白銀”精準滴灌,配套服務“提速換擋”
政策好不好,關鍵看實效。報告指出,“真金白銀”的支持尤為亮眼:在受訪的創業大學生中,超兩成享受過創業補貼,近兩成獲得了創業擔保貸款或貼息,66.16%的學生對資金扶持力度表示滿意。
政務服務也在全面“提速”。工商、稅務登記等8個高頻事項辦理時限壓縮了44%,絕大多數大學生反映一個月內就能辦完工商登記。省大學生創業投資基金的申請決策周期從85天大幅縮短至40天,效率提升53%,讓創業學生能更快獲得資金“活水”。
同時,創業孵化基地提供的免費辦公場地、代理記賬、法律咨詢等服務,成為創業者使用頻率最高、評價最好的支持措施之一。
從“有政策”到“好體驗”,精準優化在路上
報告也指出了當前存在的“成長煩惱”,如政策宣傳不夠通俗、創業導師匹配不足等。針對這些問題,報告提出了一系列優化建議。
宣傳更“聰明”:借鑒杭州“人才碼”經驗,搭建統一政策服務平臺,并利用抖音、小紅書等學生喜愛的平臺進行定向推送,讓政策找上門。
門檻更“親民”:建議放寬部分政策的學歷、畢業年限限制,建立以項目質量為核心的評審標準。
指導更“精準”:構建多層級導師庫,實現“項目需求-導師專長”的智能匹配,并為校外導師提供實質性激勵。
隨著政策體系從“廣覆蓋”向“精投放”不斷優化,三湘大地正成為大學生創業夢想啟航的熱土。這份評估報告不僅反映了現有成效,更指明了優化方向,為更多大學生在湘創業興業提供了堅實支撐。
責編:劉暢暢
一審:劉暢暢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