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10月20日訊(全媒體記者 楊蔚然 通訊員 黃碧 秦璐)“體重與骨骼健康密切相關,過輕或過重都可能讓骨骼受損。”10月20日,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舉辦主題為“預防骨質疏松”的公益宣傳活動,內分泌科主任、主任醫師邵揮戈介紹一典型病例時如是說。
女子極端節食導致骨骼受損
長沙45歲的某外企職員王欣(化名),為快速塑形,迷信網絡減肥秘籍,早餐喝咖啡,午餐吃拳頭大小的飯菜,晚餐吃少量水果。經過半年多極端節食,瘦了11公斤,卻出現持續乏力、注意力渙散、肌肉抽搐、腰酸背痛、睡眠變差的現象,于是到長沙市中心醫院就診。
邵揮戈接診后,根據王女士的癥狀及檢查結果,確診其是骨質疏松癥。邵揮戈分析,這種極低熱量、營養嚴重失衡的減肥方式,雖然在短期內快速消耗了脂肪,卻也剝奪了構建和維持強健骨骼所必需的營養,如鈣、蛋白質以及關鍵的維生素D,所以其骨骼為極端減肥付出了沉重代價。
體重過輕或過重會使骨量流失
邵揮戈介紹,骨骼是充滿活力的生命組織,時刻進行著舊骨吸收、新骨形成的新陳代謝。體重異常,無論過輕還是過重,都會打破這一平衡,致使骨量流失。
體重過輕,骨骼動力不足。適度體重在日常活動中會對骨骼施加必要的機械負荷刺激,這是促使骨骼吸收營養、變強壯致密的生長信號。體重過輕時,刺激減弱或消失,骨骼“感知”需求不足,會降低新骨形成速度、加速舊骨吸收,導致骨密度下降、患骨質疏松癥的風險大增。
體重過重,骨骼不堪重負。體重超標,尤其是向心性肥胖,會讓腰椎、髖關節、膝關節等承重骨骼和關節承受持續巨大壓力,加速關節軟骨磨損,增加骨關節炎風險,還易造成骨骼微損傷。此外,脂肪組織是活躍的內分泌器官,過多脂肪(尤其是內臟脂肪)會分泌促炎因子,形成慢性炎癥環境,干擾骨骼正常代謝,抑制成骨細胞、過度激活破骨細胞,最終導致骨破壞速度超過骨形成速度,骨量流失。
科學管理體重守護骨骼健康
“追求健康體重(體重指數BMI在18.5至24.0之間)是骨骼健康的基石。”邵揮戈建議大家科學管理體重,守護骨骼健康。
第一,營養筑基。告別極端節食,每日攝入足量優質蛋白(魚禽蛋奶豆)構筑骨骼基質;確保鈣質(奶制品、綠葉菜、豆類)供應曬太陽或補充維生素D,打開鈣吸收之門。
第二,科學施壓。將負重運動(快走、慢跑、跳舞、爬樓梯)與力量訓練(舉啞鈴、彈力帶、深蹲)融入生活。每周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刺激骨骼生長,強肌護骨。
第三,監測管理。將體重指數(BMI)穩定在18.5至24.0之間,高風險人群(如絕經女性、家族史者、長期用激素者)應在醫生指導下定期檢測骨密度。
第四,摒棄傷骨惡習。戒煙限酒,遠離過量碳酸飲料與咖啡因,因為它們都是鈣吸收與骨代謝的“隱形破壞者”。
責編:歐小雷
一審:歐小雷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長沙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