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10月20日訊(通訊員 彭巾英)10月18日上午,株洲市石峰區學府華庭小區中心廣場人頭攢動,一場以“解碼核‘芯’奧秘,共建社區綠色能源認知圈”為主題的核能科普活動在此拉開帷幕。活動由湖南有色金屬職業技術學院主辦,株洲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提供專業技術指導,將原本“硬核”的核能知識轉化為可看、可玩、可體驗的趣味內容,幫助居民在輕松互動中走出“談核色變”的認知誤區,近距離感受綠色能源的魅力。
(核能知識普及活動現場)
活動現場設置了五大特色專區,涵蓋理論宣講、實操體驗、知識問答和創意繪畫等多種形式,滿足不同年齡段居民的參與需求。在核科普趣味課堂上,來自湖南有色金屬職業技術學院的志愿者們化身“故事大王”,以“核能小衛士的奇妙旅行”為主線,用“能量小太陽”比喻核燃料,將發電過程形象地解讀為“能量轉化魔法”,并通過“四層防護盾”的生動講解,深入淺出地介紹了核電站的安全屏障機制。配合趣味動畫和圖文展板,原本抽象的核能原理變得通俗易懂,不少中老年居民聽得津津有味,并踴躍提問:“核電站的安全防護真有這么可靠嗎?”志愿者則結合專業數據一一解答,有效緩解了大家的疑慮。
(志愿者正在講解輻射劑量大小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最受歡迎的環節當屬核輻射認知體驗站。在株洲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志愿者的指導下,親子家庭輪流操作便攜式劑量率儀,親手檢測香蕉、玉石首飾等日常物品的微量輻射值。志愿者隨即展示了日常生活環境的輻射安全標準,并與核電站周邊環境數據進行對比,讓居民直觀認識到“輻射無處不在,但科學防護下無需恐慌”的道理。現場還設置了輻射知識問答環節,答對的家庭可集章打卡,贏取核能科普書籍和“答題能手”榮譽證書,寓教于樂的方式廣受好評。
(志愿者指導小朋友使用便攜式劑量率儀)
在“未來核能家園”創意繪畫區,孩子們與家長一起展開想象,用畫筆描繪心中的綠色能源社區:核能供暖的溫馨小屋、核能淡化的清澈湖水、搭載核能動力的環保交通工具……一幅幅充滿童真與創意的畫作,傳遞出“節約用電,支持清潔能源”“踐行環保,助力雙碳”的綠色理念。活動尾聲,主辦方評選出“最佳創意獎”“最美愿景獎”,并為獲獎家庭頒發核能科普書籍,鼓勵大家持續關注綠色能源發展。
(小朋友通關核能知識有獎問答獲得獎狀與科普書籍)
(“未來核能家園”創意繪畫區)
“以前總覺得核能離我們很遠,還有點害怕,今天了解后才知道,它不僅清潔高效,安全防護也做得這么到位!”參與活動的居民王阿姨感慨道。本次科普活動覆蓋學府華庭小區全體居民及職教城周邊公眾,通過“理論宣講+互動體驗+場景滲透”的創新模式,成功將核能知識從專業領域帶入尋常百姓家。
本次活動作為“美麗中國,志愿有我——綠色衛士三下湘”系列行動的重要實踐,讓核能知識從“專業領域”走進社區日常生活,在居民心中種下“科學認知能源、支持綠色發展”的種子,為我國“雙碳”目標實現與生態環境保護凝聚社區力量。
責編:歐小雷
一審:歐小雷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