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星人療愈官”、陪聊機器人陪伴,唱歌跳舞圍棋手工文學課任選……養老機構開放日,市民感受現代養老服務的真實場景
在長沙,他們的老年生活正精彩
養老院服務好不好?設施是否專業?這些問題牽動著不少老人和子女的心。9月25日,長沙市2025年“敬老月”啟動,10月15日至17日,全市28家養老機構“敞開院門”,通過提供沉浸式體驗、展示精細化服務,讓大家零距離感受現代養老服務的真實場景。
懷舊療法、“喵星人”為老人帶去溫暖
17日上午,在長沙市第一社會福利院,隨著鋼琴聲響起,20余位老人打起拍子唱起歌,幾位老人還跳起了舞。“感覺非常好,就像住在自己的家里一樣。”老人肖子文高興地說。“敬老月”期間,長沙市第一社會福利院開展政策宣傳、互動體驗、現場參訪等活動,邀請廣大市民參觀安寧療護中心、失智失能照護中心、養護一區等醫養區域,對養老政策進行宣傳展示,讓大家了解養老新資訊及惠民政策。
記者注意到,該院的失智失能照護中心充滿了懷舊元素,比如舊電視機、舊獎狀、懷舊動畫片、長沙老照片等等。“失智老人的遠期記憶力比較好,對很早以前的事情記得很清楚,反而不太記得最近發生的事,哪怕是早餐吃了什么他們都記不清楚。如果聊年輕時候的故事,他們能說上好一會兒。”照護中心護士長肖永厲告訴記者,為此,中心采用懷舊療法等喚起老人的回憶,來提高他們對周圍環境的適應能力。
據了解,長沙市第一社會福利院是一家為“三無”老人、四類兜底對象和社會老人提供養護的公辦福利機構,目前有服務對象600余名,工作人員400余名。作為福彩公益金重點資助項目之一,2006年開始,長沙先后投入福彩公益金9000多萬元用于該院的壽星公寓基礎建設等項目的提質改造,為老人帶來更多舒適和溫暖。
普親養老長沙桂花坪院則有兩只“喵星人療愈官”,一只叫“幺幺”,一只叫“一一”,分別是暹羅貓和英短貓。它們有時在房間里等著老人來擼,有時在院子里閑逛,受歡迎程度堪比明星。該院院長余莉告訴記者,院里大部分是患有中風、偏癱、阿爾茨海默病的老人,她便想到增加一些讓老人們感到溫暖、對未來生活產生期待感的“員工”。在事先了解老人們是否害怕貓、是否對貓毛過敏后,這兩個特別的“員工”上崗了。陳奶奶每天都要來擼貓,她說:“心情真的會放松,老人跟小孩一樣,一個人在家里會感到有點孤獨,住在這里就像大家庭一樣。”“敬老月”期間,普親養老長沙桂花坪院開放手工區、康復區等養老體驗區,還為老人提供試住體驗。
社區養老有了智能解決方案
17日下午2時,長沙芙蓉區社會福利中心一樓的活動區域熱鬧起來。老人們在午休后紛紛下樓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唱歌、跳舞、圍棋、手工、文學課、乒乓球……我參加了好多活動,住在這里,我感到身心舒暢。”住在家里時,曾奶奶是里里外外“一把手”,搬進福利中心以后,省心的服務與護理讓曾奶奶有更多時間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
長沙芙蓉區社會福利中心是一家集老年康復、醫療救助、休閑娛樂、老年大學、養老護理功能于一體的綜合型養老服務機構。近兩年,福彩公益金至少投入6000萬元,讓該中心養老設施更完善、養老服務更優質。
智慧養老是長沙芙蓉區社會福利中心的一大特色,該中心打造了“微養”智能化養老平臺,提供“線上+線下”一站式、便捷化養老服務,配置先進的安全監控系統和健康護理設備,通過智能設備實現健康監測和慢病管理,并引進骨骼機器人、陪聊機器人等智能輔助產品,為老年人術后康復、精神慰藉等提供智能解決方案。
據了解,目前全市60周歲以上常住老年人口達177萬、65周歲以上119萬。長沙著力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格局,街道(鄉鎮)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建成城鄉居家養老服務機構1513家、老年服務助餐點446家,對困難老年人家庭免費進行適老化改造,實現“愿改盡改”,免陪照護、家庭醫生簽約等服務更加普及,基層老年協會積極參與互助養老服務,老年教育、老年志愿服務、老年文體活動蓬勃發展,讓老年時光有了更多幸福感、安全感、參與感。
責編:潘華
一審:潘華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長沙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