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花 段丹琦 廖永華
金秋時節,湘中大地熱潮奔涌,發展碩果盈枝。10月17日,婁底市舉行2025年鈦材產業項目集中開工儀式,湖南宏旺年產10萬噸高性能鈦材冷軋及復合材料與鈦合金結構件項目、湖南鈦材料產業園配套能源保供項目、福建允升年產20萬噸金屬復合材料生產線等一批重點項目正式啟動建設,標志著婁底在打造千億級鈦材料產業征程上邁出關鍵一步。同日,還有一批婁商投資的項目集中開工,為婁底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動能。
這批重大項目的落地生根,是婁底錨定“三高四新”美好藍圖,加快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生動見證。
立足鋼鐵產業基礎,發揮漣水千噸級航道優勢,婁底以中部地區“材料谷”建設為總攬,構建以鋼鐵新材為主導的“1+X”產業集群體系,全力打造鋼鐵新材、硅鋼“三電”、鈦材料三個千億級產業鏈,邁向中部地區一流的先進材料產業高地和全國有重要影響力的制造強市。
婁底市先進結構材料產業集群成為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之一。此外,先進電子陶瓷、農機裝備入選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精品鋼材及薄板深加工、路基施工機械、銻產品深加工、固廢資源綜合利用等產業躋身省級產業集群行列,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和集群效應。
全鏈條護航,激活“項目引擎”
項目建設,謀定而后動,離不開精密的“控制系統”。
婁底市委、市政府堅持高位推動,以建設中部地區“材料谷”為總抓手,通過優化服務機制、狠抓督導落實,以全鏈條、長效化機制護航產業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在服務保障上體現“靠前高效”。依托高質量發展指揮部和“七大攻堅”、項目謀劃、“三電”產業等專班機制,婁底持續深化“兩個前期”工作,打破部門壁壘,推動資源整合、高效協同,實現項目的靠前服務、精準響應,把問題解決在一線、效率提升在源頭。
在督導落實上強化“硬核推進”。市重點項目建設督導組聚焦難點堵點,采取“四不兩直”“點穴式”督導,直面問題、壓實責任、倒排工期,項目推進擰緊“責任鏈”、系牢“安全帶”,確保各項任務按時保質完成。“十四五”以來,婁底累計新增立項項目19413個、總投資達8865億元。項目建設跑出了令人矚目的“婁底速度”。
在產業集聚上聚焦“鏈式發展”。堅持一盤棋推進,以鋼鐵新材為主導的“1+X”產業集群加速成勢。千億級鋼鐵新材、硅鋼、鈦材料產業宏圖正變為現實,工程機械、先進陶瓷、銻品等特色產業根基日益雄厚,智能裝備制造、低空經濟等新質生產力蓬勃涌現。
更引人注目的是,產業鏈“強鏈延鏈”成效顯著,呈現“多期投入、多點開花”的良好態勢:湖南宏旺在連續完成三期投資后,追加50億元建設硅鋼-鈦材產業鏈;VAMA二期竣工投產又緊鑼密鼓地完成三期戰略協議簽訂;五江集團鈦材料產業園配套能源保供項目開工在即,已帶動鈦材料全產業鏈簽約項目21個。
政策爭資,賦能“發展動力”
發展機遇,重在搶抓。
婁底堅持“主動靠上去、精準融進去”,在對接融入中部崛起、粵港澳大灣區、長株潭都市圈等國家區域重大戰略中搶抓機遇、贏得主動、拓展空間,奮力從“單打獨斗”邁向“抱團共贏”。
聚焦戰略對接,提升發展能級。婁底已成功納入國家支持湘贛中南部地區深度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政策支持范圍;成功爭取省級層面出臺《支持婁底市先進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為產業升級提供有力政策支撐;全市6大省級及以上園區全部加入長株潭園區發展聯盟。今年1至8月,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億元以上產業轉移項目31個,投資額達172.19億元,區域合作的成果持續顯現。
精準的戰略對接,最終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資金流與發展力。截至目前,婁底今年全口徑爭資已突破158.5億元,展現出強大的資源集聚能力。與此同時,婁底前瞻性地謀劃“十五五”規劃,初步整理92個重大工程項目,總投資2885.95億元,為未來高質量發展蓄足潛能。
尤為可喜的是,一系列歷史性突破更是振奮人心,成為婁底發展的堅實支柱。作為建市以來最大單體項目——梅山灌區工程獲國家支持46億元;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婁底醫院項目,已獲中央投資17.7億元;漣鋼電磁材料項目,獲批攻關專項資金1.98億元,創該領域全國單體項目爭資之最。
有力的政策爭資與精準的項目謀劃,有效激發市場活力,轉化為看得見的發展實效。今年1至8月,婁底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1%,增速位居全省第四,高于全省平均增速4.6個百分點。投資結構持續優化,制造業、民間投資、產業投資同比增速分別為6.4%、9.1%、13.4%,“兩新”政策效應持續顯效,工業投資與工業技改投資增速分別為12.7%和6.7%。
招大引強,催生“豐收圖景”
招商引資是源頭活水,項目落地是開花結果。
婁底市以深化改革為動力,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厚植投資發展沃土。三年間,婁底營商環境實現跨越式提升,排名從2021年全省靠后躍升至2024年的第七位,婁底經開區創新實踐案例等改革舉措入選全國典型案例。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今年1至9月,全市簽約億元以上重大招商引資項目96個,總投資554.4億元,婁商回流、產業回歸蔚然成風。特別在產業發展方面,婁底展現出精準的戰略眼光和持久的戰略定力,硅鋼產業向“三電”產業延伸實現從無到有、從有到強、量質齊升的突破。2024年,婁底引進“三電”項目73個,總投資279.22億元,再到2025年9月底累計招引“三電”項目138個,總投資額546.77億元,用20個月的時間給出了項目個數和總投資均接近翻番的戰績。
放眼湘中,重點項目“拔節生長”的壯麗畫卷徐徐展開。新新高速、益湛鐵路電氣化改造等交通動脈加速貫通;總投資22.34億元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預計年內竣工,明年6月投入運營;總投資73.75億元的梅山灌區工程累計完成投資26.31億元;鈦材料產業園等5個重大項目,已進入湖南省爭取納入國家“十五五”規劃的重大項目清單。在重點項目建設的“主戰場”,婁底已連續3年獲評省重點建設項目優秀市州。今年1至9月,37個省重點項目、243個市重點項目,分別完成投資169.93億元、479.59億元,分別占年度計劃投資的92.59%、102.75%,進度全省靠前。
日益完善的“公鐵水空”立體交通網絡,為婁底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橋頭河通用機場已投入運營,架起婁底與周邊城市的“空中橋梁”;呼南高鐵益婁段加速推進,建成后將讓婁底至長沙“半小時通勤”方式更加豐富;緊鑼密鼓推進中的婁底春田民用機場,將開通直達“北上廣深”等城市的航線。這張不斷織密的立體交通網,有力推動了婁底從“世界銻都”的資源依賴到“中部材料谷”的產業升級,從“傳統鋼城”的路徑依賴到“智造高地”的轉型突破,展現出老工業基地煥發新生的生動圖景。
當前,婁底正以重點項目建設的“加速度”催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以招商引資的“強磁場”構筑產業集聚的“新高地”,在服務全省發展大局中展現更大擔當、作出更大貢獻。
責編:歐小雷
一審:歐小雷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