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霄
當足球的哨聲與城市的脈搏共振,當綠茵場的汗水浸潤發展的土壤,長沙這座城,正以足球為筆,書寫著屬于自己的熱血篇章。
10月10日的夜晚,長沙賀龍體育場被一片火紅裹挾。看臺上,球迷的助威聲浪穿透夜空;綠茵場上,長沙隊球員的每一次傳球、每一次射門,都牽動著整座城市的心跳。
從1983年“賀龍杯”十萬人的吶喊震徹天際,到2017年國足打破“逢韓不勝”魔咒的榮光閃耀,再到如今湘超賽場“草根球員”的每一次奮力奔跑,足球早已超越運動本身,成為解碼長沙精神的重要鑰匙,更映照出這座城市干事創業的滾燙熱情。
底蘊:流淌在城市血脈里的足球基因
湘超揭幕戰終場哨響的那一刻,賀龍體育場的歡呼聲成為長沙足球基因蘇醒的信號——
長沙隊2-0擊敗婁底隊,用一場開門紅為這座城市的足球記憶再添新注腳。
長沙的足球底蘊,從不是躺在檔案館里的舊照片,而是活躍在每一塊球場的鮮活力量。
2013年亞洲杯預選賽,中國隊在賀龍體育場迎戰伊拉克,滂沱大雨沒能澆滅球迷的熱情,超3萬名觀眾冒雨助威,那震耳欲聾的吶喊,至今仍是許多人心中的“足球名場面”。
而“長沙福地”的名號,更是在一次次賽事中被不斷印證:中國男足曾在此創下9戰5勝4平的不敗戰績,2017年世界杯預選賽1-0戰勝韓國的關鍵一戰,更是打破“恐韓癥”魔咒,讓全國記住了這座為足球沸騰的城市。為了承辦好這場比賽,長沙投入6000萬元升級場館與訓練設施,這份投入,是對體育事業的敬畏,更是對城市精神的堅守。
如今,這份堅守在湘超賽場得以延續。長沙隊的陣容堪稱“長沙足球精神的縮影”——
有從校園足球走出的新秀,帶著青澀與沖勁;有在業余聯賽摸爬滾打十年的老將,藏著不服輸的韌勁;還有曾征戰職業賽場的退役球員,帶著專業的態度。工作日,他們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埋頭苦讀的學生;周末,他們換上球衣,變身“綠茵戰士”。這種“草根底色、專業追求”的特質,正是長沙足球傳統的最好傳承。
賀龍體育場的草坪歷經數十載更迭,長沙足球的文化底蘊從未褪色,在時光流轉中愈發厚重。
品格:綠茵場上映照的“霸得蠻、耐得煩”
湘超賽場的每一次攻防,都是長沙人“霸得蠻、耐得煩”城市品格的生動演繹。
9月7日的揭幕戰上,婁底隊的猛烈反撲讓比賽陷入膠著。關鍵時刻,長沙隊球員沒有退縮——李章毓抓住角球機會,搶點破門打破僵局;面對對手隨后勢大力沉的攻門,隊員們嚴防死守,最終由楊柯罰入點球鎖定勝局。
這份“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勁頭,不僅在專業賽場閃耀,更在長沙的校園體育中代代相傳。
在麓山中學的操場上,足球特長生們頂著學業壓力,每天清晨準時出現在訓練場上,汗水浸濕球衣也不停歇;雅禮中學的女籃訓練館里,教練彭麗君近40年如一日,用沙啞的嗓音指導隊員。
在體教融合的道路上,長沙更是“啃硬骨頭”的先行者——
2003年麓山國際招收足球特長生時,既面臨選材難題,又缺乏專業場地,教練黃又青為解決師資問題,反復向學校提議,最終促成易安奇、謝剛等退役運動員加盟,“麓山模式”成為體教融合的典范。
雅禮中學則依托集團化辦學優勢,搭建“小初高”金字塔式培養梯隊,讓女籃隊員們在兼顧文化課的同時,也能在賽場上發光發熱,如今雅禮系的球類隊伍早已聲名鵲起。
而長沙球迷經歷了球隊多次降級、解散又重組的磨難,但核心球迷群體始終不離不棄。這種“與球隊共患難”的精神,正是長沙體育文化最寶貴的部分。
長沙人用行動證明:無論是辦一場球賽,還是建一套體教融合體系,都秉持著“事事落實到位、件件務求實效”的作風。
創新:以“賽”為鑰,打開城市發展新空間
湘超的火爆、校園球隊的崛起,既是長沙體育底蘊的釋放,更是城市創新活力與實干精神的集中體現。在長沙,“賽”的意義早已超越體育,成為驅動發展的重要力量。
圍繞湘超賽事,創業者們紛紛行動:有人依托賽事熱度開辦足球青訓機構,讓更多孩子愛上足球;有人開發“觀賽+茶點”特色套餐,讓觀賽體驗更豐富。
他們不滿足于“辦一場賽”,而是深挖“賽事經濟”的全鏈條價值——
長沙馬拉松將跑步與本土文化結合,打造“體育+文旅”IP,聯動商家推出消費券,讓賽事成為展示城市風貌的窗口;長沙市體育產業協會打造“足球旅行季”,推行“一人參賽、全家出游”“一天比賽、多日停留”模式,讓賽事流量轉化為文旅消費增量;湘超期間,遍布全城的觀賽“第二現場”更是人氣爆棚,讓體育產業成為城市經濟的“新增長極”。
這份“賽”的精神,早已滲透到長沙發展的方方面面。在文化領域,茶顏悅色把長沙方言印在杯套上,文和友用老場景還原市井記憶,大家比拼的是“讓長沙味道被記住”的用心;在產業領域,長沙緊盯全球工程機械頂尖標準,每一次技術迭代都在“跟自己較勁、跟國際對標”;在民生領域,各級部門呵護著每一顆創新創業的“金種子”在長沙生根發芽。
從體育賽場到產業賽道,從科創前沿到民生一線,“以賽興城、以賽興業”的理念,讓長沙始終充滿“敢為人先、勇立潮頭”的活力。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個“足球福地”,終將成為更多人逐夢的“成長圣地”,在未來續寫更多精彩傳奇。
責編:歐小雷
一審:歐小雷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