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10月12日訊(文/視頻 全媒體記者 楊昱)配備無障礙信息交流設施設備,配置適合殘疾人的數字化服務平臺;將符合條件的就業困難殘疾人全部納入就業援助范圍,提供重點幫扶;為殘疾人大學生提供專門的就業指導,并建立在校殘疾人大學生和高校殘疾人畢業生就業服務臺賬……日前,由湖南省殘疾人聯合會歸口、湖南省殘疾人勞動就業服務中心組織編制的《殘疾人就業服務規范》(DB43/T 3387—2025)地方標準(以下簡稱《標準》)已正式獲批,標志著湖南在殘疾人就業服務領域邁出標準化建設的關鍵一步。
圖說:殘疾人求職市場。
將符合條件的就業困難殘疾人納入援助范圍
《標準》明確,殘疾人就業服務對象應包括各類就業年齡段、有就業意愿的持證殘疾人;各類用人單位,包括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民營企業、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等各類用工主體。創業指導服務對象包括有創業意愿并具備一定創業條件的殘疾人;高校殘疾畢業生;殘疾人高技能人才;殘疾人創業帶頭人;殘疾人非遺傳承人;其他創業服務重點群體。
《標準》要求,要根據殘疾人的實際情況提供精準化的就業指導服務,將符合條件的就業困難殘疾人全部納入就業援助范圍,提供重點幫扶,保障殘疾人就業權益。應建立殘疾人就業服務電子檔案,并向殘疾人求職者和用人單位提供線上線下就業服務。
為殘疾人提供就業指導、職業介紹、技能培訓前,應對其進行職業能力評估,要基于殘疾人職業能力評估開展就業指導服務。
對有就業服務需求的殘疾人,每年至少提供一次就業指導服務。對于殘疾人大學生,應提供專門的就業指導服務,并建立在校殘疾人大學生和高校殘疾人畢業生就業服務臺賬,以提供精準就業指導服務。
創業指導服務方面,應幫助有殘疾人創業意向者了解行業狀況;提供殘疾人創業咨詢和孵化服務;開展殘疾人創業創新賦能培訓;支持殘疾人創業者參加創新創業競賽;提供創業貸款及金融服務等配套支持。
《標準》還要求,應定期向用人單位開展普法宣傳,有效保障殘疾人的合法就業權益。并結合園區產業特點和園區單位用工需求,設立就業服務工作站,配備殘疾人就業輔導員,提供專項服務。
多條款體現了對殘疾人友好的理念
據介紹,《標準》于今年2月被列入湖南省2025年度第一批地方標準制定項目立項計劃,對殘疾人職業能力評估、就業指導、職業心理、職業培訓、職業介紹、創業指導、用人單位等七大服務類別及具體服務內容進行全面規范,明確服務標準46項,為湖南殘疾人就業服務提供了規范指引。
記者注意到,細化到服務場所的設施設備,《標準》也體現了“大愛湖南”的理念,明確應配置用于展示殘疾人就業政策法規、服務指引、就業促進、權益保障、殘疾人技能等資料信息的顯示屏或宣傳欄;應配備無障礙信息交流設施設備;宜配置適合殘疾人的數字化服務平臺,并可納入數字社會、數字政府、智慧城市建設。
接下來,湖南省殘疾人勞動就業服務中心將通過廣泛宣傳解讀、組織專題培訓、開展試點示范等多種方式,全面推進《規范》的落地實施,推動實現全省殘疾人就業服務“同標準供給、同流程服務、同方法評價”,為促進殘疾人實現更高質量、更加充分的就業提供堅實有力的標準化支撐。
責編:洪曉懿
一審:洪曉懿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