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曾冠霖
?國慶、中秋8天假期,長沙以火熱的節奏,再次印證“網紅城市”的底色。以“韻味星城 月滿華誕”為主題,推出88項覆蓋全域的文旅活動,全城節慶氛圍濃厚、消費場景煥新。據手機信令大數據建模分析,假期8天長沙市共接待游客1079.52萬人次,同比增長13.39%;游客總花費達85.49億元,同比增長5.36%。無論是城市地標、文化展演,還是“夜長沙”的煙火氣,都讓這座“網紅城市”在黃金周期間持續“霸榜”。

1079.52萬人次“打卡”星城 40歲以下游客占比近一半
今年國慶中秋假期,長沙再次成為全國游客青睞的十大熱門目的地之一。
數據顯示,省外游客234.76萬人次,占比21.75%;本省游客844.77萬人次,占比78.25%。其中,本省外市游客267.93萬人次,占比24.82%;長沙本地游客576.83萬人次,占比53.43%。外地游客中,一日游占比47.41%,過夜游客占比52.59%,平均停留時長為2.23天。
年齡分布上,40歲以下游客占比近一半,年輕群體成為消費主力。外省游客客源地前五分別為廣東、湖北、江西、浙江、上海;湖南省內游客則以岳陽、株洲、湘潭、益陽、常德為主。

從全國平臺數據看,長沙在多項榜單中表現突出。美團旅行發布的國慶中秋假期數據,長沙躋身全國文旅消費Top10城市第7位;在高德發布的“長假美食吸引力城市榜”中,長沙位列全國第5;“十大夜生活活力城市”榜上,長沙更名列前三。攜程數據顯示,假期期間長沙整體旅游訂單量同比增長10%,主要客源來自深圳、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等地。
長沙的“熱”,不僅體現在人氣數據上,也體現在城市的“煙火氣”中。高德地圖顯示,假期夜晚10點的坡子街依舊車流如織,通行時間為平時的兩倍以上。夜宵、夜游、夜購交織成長沙獨特的“夜經濟”畫卷,讓城市在深夜依舊閃亮。
文旅新景上新,“花開橘洲”引領假日打卡風潮
假期中,長沙的文旅“新面孔”層出不窮,創新演繹、科技沉浸、鄉村體驗成為假日主旋律。

9月30日,橘子洲江天暮雪文化園內的全新光影大劇《花開橘洲·江天暮雪》首演即爆紅。演出以北宋畫家宋迪“尋找第八景”為主線,串聯屈原、辛棄疾、杜甫、周敦頤等文化名人故事,通過科技光影與實景演藝融合,傳遞“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的湖湘精神。觀眾隨演員穿梭亭臺,沉浸式體驗“詩意飛雪”,一場場座無虛席的演出,成為“長沙最具文化溫度的假日禮物”。
與此同時,長沙世界之窗全面上新,全國最大球幕影院“奇幻海洋館”和首個叢林主題VR館“森林劇場”同步開放。22米外徑的巨型球幕和360°沉浸式體驗讓游客仿佛“潛入海底兩萬里”,該地成為年輕人最愛的新晉打卡地,日均接待游客超1.2萬人次。
鄉村文旅同樣亮眼。開慧鎮以“我在開慧有丘田”為主題,推出稻田文化藝術季系列活動,非遺戲曲、脫口秀、焰火晚會等輪番登場。初戀茶館已成為社交平臺“爆款”,日均接待800余桌,全鎮共接待游客約30萬人次,同比增長160%,帶動旅游綜合收入約3000萬元,展現了長沙“田園+文藝”的新場景魅力。
旅發大會助推文旅躍升,寧鄉展現“長尾效應”
國慶期間,長沙文旅熱度的背后,也少不了第四屆長沙市旅游發展大會帶來的“溢出效應”。
9月26日,長沙旅發大會在寧鄉召開,大會以項目觀摩、產業推介、文旅演藝等形式,推動文旅項目上新和產業融合。數據顯示,2025年國慶中秋假期,寧鄉市累計接待游客93.03萬人次,同比增長40.62%;灰湯國際溫泉度假區接待游客13.72萬人次,同比增長205.71%。外地游客過夜比例達53.12%,平均停留2.5天,游客“首訪率”與“重游率”雙高,形成了持久的吸引力。
不僅如此,長沙紅色文旅與生態文旅同樣表現不俗。中國共產黨長沙歷史館推出“湘區豐碑”專題陳列,展出89件抗戰文物、135幅珍貴圖片與26幅主題美術作品,讓游客在“行走的課堂”中重溫信仰力量。長沙園林生態園則以“秋游季·巨型大地藝術王國”為主題,打造稻草人王國、南瓜藝術王國、恐龍王國與苗侗風情嘉年華,為親子家庭提供假日新去處。

湖南湘繡博物館也借假期推出線上線下結合的體驗活動,游客可現場學習湘繡針法,親手完成作品,沉浸式感受“非遺之美”。
從數據熱度到文化溫度,從景區人氣到城市氣質,長沙用一個“超級黃金周”,再次詮釋了“人氣長沙、煙火星城”的雙重魅力。不只是“玩得火”,更是“活得熱”。這座城,正在用文化與創意,讓節日的游玩體驗,延伸成全年不落幕的“長沙故事”。
責編:洪曉懿
一審:曾冠霖
二審:丁鵬志
三審:周文博
來源:華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