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通訊員 徐晚晴
發展是第一要務,項目是第一支撐。半日時間,穿行湘陰,實地觀摩重點項目,行程緊湊、收獲豐碩,處處彰顯出鏗鏘有力的發展步伐。
時值湘陰一中120周年校慶,10月3日下午,湘陰一中校友集中參觀全縣重點工程項目,進一步營造了抓項目、強信心、增動能的濃厚氛圍,也喚起了廣大校友回報桑梓的深切共鳴。
所到之處,撲面而來的是干勁“滿格”的生動圖景,涌動著向上生長的蓬勃活力。塔吊揮臂、機器轟鳴、建設者埋頭苦干……一個個重點項目現場,頑強拼搏、真抓實干的火熱場景,共同奏響了湘陰項目建設的“速度與激情”。
重大項目是穩定經濟運行的“壓艙石”,更是拉動經濟增長的“動力源”。觀摩團首站來到已建成投運的虞公港碼頭。作為全省重點水運項目,虞公港是構建湘江“綜合交通樞紐”的核心工程,它的運營標志著湖南通江達海的戰略通道全面打通,極大提升了湘陰及湖南湘江新區的區位優勢。校友們站在嶄新的港口平臺上,不由感慨:“昔日江岸,今變通途,家鄉的格局與氣魄令人振奮!”
走進湖南顯隆電機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智能化生產線高速運轉。這家由湘陰籍企業家回鄉創辦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專注于高速電主軸等核心部件的研發制造,成功突破國外技術壁壘,實現完全自主研制。近年來,公司產值持續增長,畝均稅收顯著,并帶動大量本地就業,為湘陰智能制造注入了強勁動能。從事相關行業的校友邊看邊贊嘆:“沒想到家鄉的制造業已經如此智能、高端,發展潛力巨大!”
在湖南鑫政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觀摩團深入了解其綠色智造發展模式。作為集新能源裝備與新型建筑裝備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專注電池箔、鋁模等產品的研發制造,其推出的超高精級動力電池箔成功填補了省內新能源電池材料領域空白。通過建設智能化綠色工廠,企業正持續為湘陰工業綠色轉型與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校友們對家鄉企業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給予高度評價。
在湖南湘江新區湘陰片區招商中心,觀摩團細致了解片區規劃、產業布局與招商成果。該中心是展示片區形象、促進項目落地的重要平臺。隨著多家科技型、引領型企業入駐,這里正快速成長為縣域經濟的核心增長極。校友們在沙盤前駐足交流,不時詢問投資政策,展現出濃厚的興趣與合作意愿。
行至湖南中醫藥大學湘杏學院(湘陰校區),觀摩團親眼見證了湘陰首所本科院校的嶄新面貌。校區已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可容納近萬名師生。它的落成,徹底結束了湘陰無本科高等教育的歷史,對提升城市品位、集聚人才、促進產教融合具有里程碑意義。校友們徜徉于現代化校園,激動之情溢于言表:“這為我們家鄉的教育事業翻開了嶄新的篇章,未來可期!”
湘陰縣人民醫院的持續發展與提質升級,是全縣民生領域的一大亮點。歷經80余載發展,醫院已成功晉升為三級綜合醫院,集醫療、教學、急救、預防功能于一體,并與湘雅醫院等多家省級醫院建立了醫聯體。近年來,隨著新院區的建成投用,醫院就醫環境全面優化,重點專科不斷加強,先進設備與技術陸續引進,區域性醫療中心的綜合實力顯著提升。觀摩團實地感受到其日益現代化的設施與人性化的服務,對家鄉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給予高度評價。人民醫院的穩步發展,為守護群眾健康、完善城市功能提供了有力支撐。
行而思,觀而悟,推而行。觀摩團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議、一路比,眼中是項目,心中謀的是發展,提振的是干勁,凝聚的是信心。從通江達海的虞公港,到機器轟鳴的智能工廠,再到書香滿溢的大學校園,每一處蓬勃發展的景象,都在共同奏響湘陰高質量發展的激昂樂章。
責編:張嵐
一審:張嵐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