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掌上長沙9月30日訊(全媒體記者 徐媛 通訊員 楊明)2026年參保新生兒,父母一方參加湖南省基本醫保的,免繳費享受醫保待遇;2027年試行分檔繳費;集中參保繳費期延遲至2026年1月31日……今日,湖南省醫保局發布《關于做好2026年度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繳費工作的通知》,新政在新生兒免繳、困難群眾資助參保“免申即享”、2027年分檔繳費試點等多方面內容進行調整。
每人400元,湖南2026年城鄉居民醫保繳費標準出爐
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針對哪些人群?省醫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范圍廣,除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應參保人員以及按國家規定享有其他保障的人員以外,其他所有城鄉居民均屬居民醫保制度覆蓋范圍。居民不得在多地重復參加居民醫保,也不得同時參加居民醫保和職工醫保。
據介紹,2026年度城鄉居民醫保征繳工作已全面啟動,個人繳費標準確定為400元/人。
居民醫保籌資結構為“個人繳費+財政補助”。2003至2024年,國家財政對居民參保的補助從10元增長到670元。根據通知,2025年湖南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比2024年再提高30元,為每人700元。
除規定的特殊情形外,在集中參保繳費期外參保的居民,需按照個人繳費標準加財政補助標準之和繳費,并自繳費之日起按規定設置待遇等待期。同時,2027年度試行分檔繳費政策,將參保繳費情況納入醫保信用評價范圍,對2026年度沒有參保繳費的將提高2027年度居民醫保個人繳費標準。
父母一方參加基本醫保,孩子2026年出生可免400元
根據通知,2025年居民醫保集中參保繳費期延長至2026年1月31日止,待遇享受期為202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新入學大中專院校學生,待遇享受期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12月31日。
同時,2026年出生且在湖南省參保的新生兒,父母有一方參加湖南省基本醫保的,免繳2026年度居民醫保費,自出生之日享受當年待遇。
例如,家住長沙市岳麓區的李女士預產期為2026年1月中旬,她參加了長沙職工醫保,這意味著,按照新政,2026年出生的孩子可免繳當年400元保費,自出生之日起享受醫保待遇。
通知還明確,在集中參保繳費期內,繼續對已認定的特困人員參加居民醫保的個人繳費給予全額資助(重度殘疾人、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參照執行),對已認定的最低生活保障對象、防止返貧監測對象、最低生活保障邊緣家庭成員給予50%的資助。困難群眾在戶籍地參保的,資助參保政策“免申即享”;因特殊情況在異地參加居民醫保且未享受當地參保資助政策的,可回戶籍地申請享受參保資助政策。
最高可達40.5萬元,連續參保享大病保險提額
為鼓勵連續參保,新政明確,2025年居民醫保基金零報銷且在集中參保繳費期參加2026年度居民醫保的人員,提高2026年居民大病保險支付限額5000元。
目前湖南省居民大病保險封頂線為40萬元,這也意味著,符合條件者,2026年居民大病保險支付疊加后最高可達40.5萬元。
但未在集中期參保或2025年斷保的居民,要設置3個月待遇等待期(按90天計算,下同)。未在集中期參保后續進行參保繳費,需按“個人繳費+財政補助”全額繳費。
職工醫保斷保人員若在2025年10月1日后斷保并90天內轉居民醫保,且2025年職工醫保繳費滿3個月,可選擇只繳納2026年居民醫保費,2025年不享受待遇,2026年不設待遇等待期。
例如,長沙市民王先生2025年未參保,2026年若在集中期外補繳,需按“個人400元+財政補助700元”合計1100元繳費,且繳費后需等待3個月才能享受待遇,如2026年未參保,2027年度個人繳費標準將提高。“新政的約束機制就是為了避免‘臨時抱佛腳’投機參保,保障醫保基金可持續。”省醫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新生兒參保不“斷檔”,特殊情況繳費標準不變
以下特殊情況,在集中參保繳費期外參保,仍按個人繳費標準繳費。
2025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出生的新生兒90天內參保繳費的,可選擇只繳納2026年度居民醫保費,2025年不享受待遇,2026年不設待遇等待期,自2026年1月1日開始享受待遇。
兒童福利機構接收的兒童,經核實未參保的可隨參隨繳,自進入兒童福利機構之日起享受待遇。
2025年未斷保,且2026年職工醫保無繳費空檔期或繳費月份不少于3個月的職工醫保斷保人員,在斷保90天內憑職工醫保參保繳費證明參保并繳納2026年度居民醫保費,可自職工醫保斷保之日起享受待遇。
2026年的退役軍人、征兵工作退回人員、刑滿釋放人員、社區矯正對象參加2026年度居民醫保,自參保繳費之日起享受待遇。
目前,居民可通過“湘稅社保”APP、微信小程序、銀行網點等線上線下渠道繳費,職工醫保個人賬戶還可用于支付近親屬參加湖南省居民醫保的個人繳費。湖南省醫保局提醒,集中繳費期截止到2026年1月31日,逾期繳費成本增加,建議市民及時核對參保信息,避免重復參保或信息錯誤影響待遇。
責編:劉暢暢
一審:劉暢暢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掌上長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