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足球+文化、旅游、美食、休閑娛樂”等產業融合,將“湘超”賽事流量轉化為城市經濟增量——
這個賽季,讓球迷在湘潭嗨個夠
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顏石敦 蔣睿 湘潭市廣播電視臺記者 蔣舒晴
貴州“村超”火爆出圈,“蘇超”撬動全域多場景消費,“浙BA”成為群眾體育與消費融合標桿,而“湘超”正以蓬勃之勢融入區域發展浪潮,勾勒出體育賽事激活地方經濟的新圖景。
湘潭借力“湘超”深化“足球+文化、旅游、美食、休閑娛樂”等產業融合,將賽事流量轉化為城市經濟增量。
激情喚醒了這座城市的足球基因
(湘潭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旭東 攝)
9月12日晚,湘潭隊客場挑戰邵陽隊,17歲主力門將上官林熠以3次精彩撲救貢獻“名場面”,彰顯湘潭隊青春活力。
本屆“湘超”肩負選拔使命,省足協要求每場比賽16-18歲中學生球員不少于3人。通過13輪常規賽及多輪淘汰賽,精準發掘青少年人才,為未來職業俱樂部落地積蓄力量。
8月初,以“00后”為主力的湘潭隊完成集結,由20名高中生、10名大學生和20名社會人士組成。
主教練王琛是湘潭本土“湖南第一前鋒”,曾率隊奪得中乙冠軍,成功沖甲;前腰石亮杰高中二年級,入選國少隊;17歲的賀煜是湘潭縣第一中學學生,去年隨校隊斬獲“中國足球學校杯”U17冠軍。
湘潭足球底蘊深厚。20多年前,湘潭買斷“八一振邦”3年主場經營權,使其成為湖南首支頂級職業聯賽球隊,曾創甲A聯賽場均超2萬觀眾的上座率,“八一振邦,湘潭雄起”的口號令人難忘。
近年來,湘潭通過“市隊校辦”整合資源,構建起小學至高中全貫通培養體系。6所學校獲評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今年76所中小學參與足球賽事,常態化訓練青少年400余人,5家社會體育組織與中小學深度合作,推動人才培養。
“湘超”賽場上,草根與青少年球員同場競技,對抗激情與傳承希望并存。正如當年“八一振邦”點燃湘潭熱情,“湘超”喚醒了這座城市的足球基因,讓青春、夢想與足球的記憶交織,成為推動湘潭體育發展的蓬勃力量。
球員球迷并肩一仗接著一仗干
比賽現場。(湘潭日報全媒體記者 方陽 攝)
9月28日晚,湘潭隊坐陣主場,拼盡全力仍以0比2不敵強勁的長沙隊。
上半場比賽一開始,長沙隊便大舉進攻,并在第2分鐘率先完成第一腳射門。
第17分鐘,湘潭隊獲得前場任意球機會,攻門稍稍偏出,成為上半場最具威脅的射門。
第26分鐘,長沙隊57號球員李悅寧接角球后,以一腳精彩吊射破門,皮球劃出優美弧線擊中立柱后彈入網底,長沙隊1:0領先。
下半場第54分鐘,湘潭隊前場斷球后快速反擊,皮球滑門而過,錯失扳平良機。
第63分鐘,長沙隊進攻再起,24號楊柯的遠射被湘潭隊門將上官林熠奮力撲出,但9號黃毅迅速跟進補射得手。最終,比分定格在2:0。
湘潭隊主動與對方球員握手致意,展現“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體育精神,讓激烈對抗的賽場多了一份溫情與尊重。
比賽現場。(湘潭日報全媒體記者 方陽 攝)
球場上激烈拼殺,觀眾席上“第十二人”同樣不甘示弱。“湘潭隊,加油!”球迷們打起鼓、唱起歌、喊起口號,為湘潭隊助威。
當晚比賽結束后,湘潭隊全體球員手挽手站成一道人墻向球迷致謝時,球迷們流著淚高呼:“我們一起并肩作戰,一仗接著一仗干!”
此前,湘潭隊在客場對陣邵陽隊和永州隊時,分別以1:2和0:3的比分惜敗,雖顯遺憾,卻展現了球隊在逆境中積累經驗、蓄力前行的堅韌姿態。
10月4日晚,湘潭隊將主場迎戰婁底隊,球迷們熱切期待兩隊一決高下,感受足球帶來的熱血與榮耀。
賽事成為促進消費的流量入口
湘潭近日發布針對“湘超”聯賽的系列配套措施,涵蓋出行、消費、文旅等多個領域,為市內外球迷送上專屬福利“大禮包”,打造對球迷友好、受游客歡迎的城市,把“觀賽福利”變成“城市吸引力”,讓球迷愿意來、留得下、還想來。
9月28日晚,改造后的湘潭市體育中心足球場煥然一新,現場2萬余個觀眾席座無虛席,球迷中有不少來自長沙、株洲等地。
賽場內熱火朝天,與賽場外的特色美食節、非遺展演等互動活動,構成一幅“賽事+消費”立體場景。
湘潭市商務局聯手區縣,在湘江外灘、窯灣歷史文化街區、曾國藩詩文島等地,打造“湘超”第二現場觀賽夜間消費集聚區,配套開展惠民促銷活動,將觀賽過程轉化為綜合消費體驗。
雨湖區萬樓·青年碼頭“第二現場”成為熱門打卡點,啤酒的醇香、燒烤的煙火氣與特色小吃交織成美食畫卷,未搶到票的球迷一邊吃夜宵,一邊看直播,實現“一站式”觀賽消費。
長沙球迷打卡漁香庭院
湘潭市遴選發布59家“吃在湘潭”特色館,上線“吃在湘潭”美食地圖——市外球迷憑湘超門票在特色館消費滿200元,可獲贈不低于38元的招牌菜。
“這次來湘潭除了看球賽,還打卡當地特色美食館,品嘗了活水魚等佳肴,吃在湘潭名不虛傳!”來自長沙的球迷李先生說,他還要到盤龍大觀園游覽一番。
因足球而沸騰、因運動而年輕,這個賽季,讓球迷在湘潭嗨個夠!
【記者手記】
看一場球,游一座城
當“湘超”賽場的哨音在湘潭上空響起,一場以足球為紐帶的產業融合盛宴正悄然鋪展。這座湘江之畔的工業老城,正以足球為筆,在文化、旅游、美食、休閑娛樂的畫卷上揮毫潑墨,將賽事流量轉化為可觸可感的經濟增量。
足球,從來不是孤立的競技。湘潭深諳此道——以“湘超”賽事為圓心,向外輻射出多元產業融合的同心圓。賽場內,球員奔跑的身影與觀眾山呼海嘯的吶喊,共同織就城市活力圖景;賽場外,蓮城美食街的燈火通明、窯灣古街的漢服巡游、萬樓景區的光影秀,正以足球為媒,串起“吃住行游購娛”的全產業鏈。一碗熱辣的米粉、一杯醇香的湘蓮汁,讓球迷的味蕾與城市的煙火氣共振;一場古韻今風的非遺展演、一次濱江夜游的浪漫邂逅,讓文化自信在綠茵場上綻放新姿。
比賽現場。(湘潭日報全媒體記者 方陽 攝)
這種融合,不是簡單的物理疊加,而是化學反應般的產業重構。它讓足球賽事從單純的競技活動升維為城市營銷的超級IP,讓“看一場球,游一座城”成為現實可能。當球迷的腳步從體育場延伸至街頭巷尾,當賽事的流量轉化為酒店的入住率、餐館的上座率、景區的客流量,城市的“經濟增量”便有了最生動的注腳。
湘潭的探索,為中國城市產業轉型提供了鮮活樣本。它證明:當體育賽事與城市基因深度綁定,當競技精神與人文底蘊交相輝映,一場球賽就能激活一城經濟,一次奔跑就能帶火一方水土。這,正是“足球+”的真正魅力——不是簡單的加法,而是指數級的裂變,是產城共榮的協奏曲,是綠茵場上躍動的城市未來。
責編:劉暢暢
一審:劉暢暢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