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聲在線9月30日訊(全媒體記者 肖晴嵐 通訊員 王環宇)國慶前夕,隨著橋面濕接縫澆筑完成和引橋最后一段T梁精準落位,洞庭溪沅水特大橋實現全橋貫通。呼北高速大通道上這座“咽喉”工程,歷經1100多個日夜的匠心雕琢,終于迎來主體結構完整亮相,有望2026年上半年提前建成。
▲洞庭溪沅水特大橋。通訊員供圖
這座被稱為“第二座矮寨”的湖南在建最大懸索橋工程,攻克庫區深水、生態保護、復雜地形等多重挑戰,穩步推進各項關鍵節點:2023年,成功完成大橋主墩3米超大直徑樁基群和大體積混凝土承臺等“地下攻堅戰”,為主塔筑牢根基;2024年,主塔封頂、錨碇基礎、索鞍吊裝、先導索過江、貓道與主纜架設等關鍵節點依次完工;2025年,800米主跨的67節鋼混組合梁成功實現毫米級高精度合龍……一系列重大節點的有序突破,不僅彰顯了項目建設團隊“步步為營、穩扎穩打”的建設智慧,更標志著大橋已從藍圖化為現實。
大橋建設過程中,以“2345”小微創新體系為核心的技術應用成為一大亮點。石墨烯納米防腐涂層、六孔扁錨智能張拉、北斗形變監測系統、UHPC粗骨料高性能混凝土、纜索吊智能控制系統等“四新”技術集成運用,為大橋的工程品質與施工安全提供了堅實保障。
目前,大橋建設重點已轉向橋面系及附屬設施、主纜防護、塔冠與景觀照明、機電工程等施工階段。多工序交叉作業、多環節平行推進,對項目建設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建設團隊正以“掛圖作戰”的攻堅態勢,全力沖刺建成通車目標。
建成后的洞庭溪沅水特大橋,將成為推動區域經濟社會協同發展的強勁動脈,為沿線地區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責編:肖晴嵐
一審:肖晴嵐
二審:王海燕
三審:劉樂
來源:華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