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通訊員 宋芳 洪永祥
為切實保障殘疾兒童平等享受教育與康復服務的權利,助力特殊群體融入集體生活,近期,邵陽市婦幼保健院兒童康復科組織專業團隊走進轄區多所幼兒園,開展“康復指導進校園”公益活動。
活動前期,醫院團隊與幼兒園教師、家長開展深度座談,圍繞殘疾兒童日常行為習慣、社交互動能力、情緒管理表現等關鍵維度進行全面調研,精準梳理出兒童在集體生活中面臨的核心難題。如語言發育遲緩導致的溝通障礙、肢體協調不足影響的活動參與度、指令跟隨困難引發的融入困境等,為后續干預指導奠定科學基礎。?
進入班級后,團隊成員化身 “專業觀察員 + 個性化引導者”,全程融入兒童游戲、用餐、午睡等日常場景,通過實時記錄、動態評估,為每個孩子制定專屬干預方案。醫院團隊為每名殘疾兒童定制《個性化康復指導手冊》,手冊涵蓋家庭可操作的康復小游戲、日常行為引導策略、緊急情況應對方法等實用內容,真正實現 “專業指導從醫院延伸到校園、滲透進家庭”。
“過去面對特殊孩子的行為問題,我們常常手足無措,這次醫院團隊的指導讓我們掌握了科學方法,能在日常教學中隨時提供幫助?!?參與活動的幼兒園王老師感慨道。家長張女士也分享了孩子的變化:“按照團隊老師教的互動技巧,在家和孩子做語言游戲,這兩天他主動和小朋友分享玩具、表達想法的次數明顯變多了,真的特別實用!”?
“殘疾兒童的成長需要專業力量與社會關懷共同支撐?!?邵陽市婦幼保健院兒童康復科護士長表示,此次入園指導是科室推進 “醫校家協同康復” 項目的重要實踐。
在隨訪工作中,科室團隊一方面通過電話、微信等線上渠道,定期與入園康復兒童的老師溝通,詳細了解孩子在園適應、行為表現等情況;另一方面針對有需求的老師或家長,主動安排團隊入園開展現場指導,解決實際操作中的難題。同時,科室高度重視轉介跟蹤與隨訪工作,積極為適齡適宜的兒童爭取入園、入學機會,向接收機構提供詳細的康復檔案及必要指導幫助;對于兒童離開機構或轉介的情況,均建立完整的跟蹤與隨訪記錄,確保服務可查、過程可溯。
未來,科室將持續健全 “評估-干預-跟蹤-反饋” 全流程服務體系,讓專業康復服務覆蓋特殊兒童成長的每一個關鍵場景,助力他們在融合教育中自信成長、快樂生活。
責編:洪曉懿
一審:洪曉懿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