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五溪流韻,福地生光。懷化這片山水交織的土地,不僅孕育了靈秀的自然風光,更沉淀了跨越千年、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遺產,每一處文物都是理解懷化這座“福地”不可或缺的文化密碼。
懷化文旅特別策劃《跟著文物游福地懷化》,以文物為線索,帶你開啟一場深度的文化之旅。

從芙蓉樓憑欄遠眺,沅水與?水交匯處,煙波浩渺,仿佛可見一葉扁舟載著友人漸行漸遠。一千多年,唐代詩人王昌齡在這里寫下了“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的千古名句。

龍標勝跡
千年之后,詩詞依然在懷化的山水間回蕩。這里是屈原筆下的溆浦,是王昌齡詩中的龍標。無數文人墨客在五溪大地留下不朽詩篇,讓懷化成為一條流動的詩詞之河。
《跟著文物游福地懷化》第五期,讓我們跟著詩人的行吟足跡,感受那穿越時空的詩韻與情懷。
芙蓉樓:冰心玉壺的千古絕唱

芙蓉樓 攝影/易盛韓
芙蓉樓坐落在洪江市黔陽古城西北隅,是一座江南古典園林建筑,被譽為“楚南上游第一勝跡”。這里環境幽靜,是歷代文人墨客吟詩題賦、宴賓送客之地。
芙蓉樓后正中一池碧水,名曰“芙蓉池”,相傳便是王昌齡撫琴之處。亭右側的“玉壺亭”隱于竹林之中。站在芙蓉樓上,不禁想象當年王昌齡在此送別友人的情景。
王昌齡被貶龍標(今懷化洪江市)期間,不僅沒有沉淪,反而以豁達的胸懷擁抱這片山水,寫下了《送柴侍御》《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芙蓉樓送辛漸》等詩詞名篇。

芙蓉樓碑廊
芙蓉樓碑廊是中國南方地區保存最完好、內容最豐富的古代書法碑廊,珍藏有顏真卿、米芾、黃庭堅等歷代文人墨客的書法碑刻200余方。
2013年,芙蓉樓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黔城古建筑群:時光凝固的明清畫卷

黔城古建筑群
從芙蓉樓出來,信步走入黔城古建筑群。這座有著2200多年歷史的古城,自西漢置縣以來,一直是湘西地區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

黔陽文廟局部

黔城古建筑群馬頭墻
黔城古建筑群位于黔城古城區內,街巷按三縱四橫七街八巷靈活布局,具有濃郁的山城建筑特色。城內保存有南正街、萬壽宮、鐘鼓樓等大量的會館、書院、宗祠、廟宇。其歷史城區是中國湘西地區明清時期古城鎮的典型代表。

黔陽古城南正街民居局部
歷史一越千百年,煙火氣延續至今。古城中,有人在家中開辦美食小屋,手工制作當地傳統食物。游客吃的不只是特色美食,更是背后的文化韻味和生活氣息。
龍興寺:江南最古老的木構遺珍

龍興寺(又名龍興講寺)
告別黔城古城,來到沅陵縣的龍興寺(又名龍興講寺)。這座位于城西虎溪山南麓的古寺,修建于唐貞觀二年(628年),是中國南方現存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木構建筑群。
龍興寺現存建筑12棟,依山而建。寺院采用縱向中軸線對稱,院落天井組合的的傳統方式,縱深五進,布局奇特,雄渾壯觀。主體建筑大雄寶殿系楠木構筑,明代著名理學家王陽明曾留此傳授“致良知”學說,并留下題壁詩。
1996年,龍興寺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荊坪村古建筑群:耕讀傳家的文人風雅

荊坪古村
走進位于中方縣中方鎮的荊坪古村,古建筑、古驛道、古井、古橋、古聚落址、千年古樹靜靜地躺在這里,散發出另一種詩意——耕讀傳家的文人風雅。

荊坪古井
荊坪古村是集生產、居住、祭祀、議事、讀書、娛樂于一體的自然村莊。村西南角有一宋代古井,井口內36道半提水繩痕,是漫長歷史的記錄。井旁立有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維修碑一通,記載有乾隆皇帝的音律老師潘仕權捐款的史料。

荊坪古村潘氏祠堂壁畫
村內還發現有戰國、漢代古城址、古墓葬群等多處遺跡,說明古代先民在荊坪開發、繁衍生息的歷史之悠久。2013年5月,荊坪村古建筑群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交通指南
黔城古建筑群、芙蓉樓位于洪江市城區,從懷化市區出發,自駕約1小時車程,也可從懷化中心汽車站乘大巴至洪江市。
龍興寺位于沅陵縣城區,從懷化市區出發,自駕約1小時40分鐘車程,也可從懷化中心汽車站乘大巴至沅陵縣。
荊坪村位于中方縣中方鎮,從懷化市區出發,自駕約40分鐘車程。
延伸閱讀
懷化,自古以來就是中原文化與少數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重要區域,多元的民族文化為詩詞楹聯文化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早在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就曾流放至此,他的詩篇如《離騷》《天問》等,對后世懷化詩詞楹聯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唐宋時期,眾多文人墨客或被貶謫,或游歷至此,他們留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詩詞佳作。明清時期,隨著懷化地區經濟的發展和文化的交流,詩詞楹聯文化進一步普及和繁榮。明代詩聯“萬里梯航通六詔,五溪煙水下三湘”,生動地描繪了懷化作為交通要道的重要地位和獨特的山水風光 。
如今,懷化13個縣(市、區)均設立了詩詞楹聯家協會,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組織網絡,為推動懷化詩詞楹聯文化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
穿越千年
詩意依舊在五溪大地上流淌
跟著文物游懷化
每一步都踩在歷史的脈絡上
每一眼都能看到詩意的風景
責編:蘭宇琪
一審:蘭宇琪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懷化文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