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采信免檢”破解船舶檢驗難題
經驗做法入選全省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十佳”案例
華聲在線9月27日訊(全媒體記者 雷鴻濤 通訊員 梁婧 韓陽)25日,在湖南三環船舶工程有限公司車間,企業技術部負責人昌偉正在測量一艘新船的船臺高度。“船廠成為二級信用單位后,不需要驗船師參與船舶開工前檢查,自檢合格后直接開工。”昌偉說,得益于“信用管理”政策,一艘船舶的建造周期較之前縮短1個月。
益陽(沅江)船舶制造產業園,是湖南省船舶制造的聚集區,現有船舶生產企業14家,年造船量占全省80%以上。船檢任務重、驗船師數量少、檢驗項目多等原因,制約了益陽船舶制造業的發展。2021年,為優化營商環境,益陽市交通運輸局探索船舶建造檢驗、圖紙審查及船用產品檢驗信用管理研究和試點,在全國率先開展船舶檢驗“采信免檢”。近日,“采信免檢”經驗做法入選全省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十佳”案例。
益陽市將長度60米以下普通貨船、100客位以下客船的圖紙審查和建造檢驗納入試點范圍。通過免審小幅變更圖紙,簡化同型類似船舶、批量船舶的檢驗程序,采信企業質檢數據等措施,加快船舶檢驗發證。
益陽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謝自強介紹,益陽將建造工藝成熟、產品質量穩定的船舶生產企業和圖紙設計單位,按照一、二、三級分類監管,其中一級1家、二級3家。目前,受益最多的是圖紙審查環節,審查平均時間從過去20天縮短至3天。
試點成效明顯。試點前,一艘船有27個項目需要驗船師參與檢驗。現在,在二級信用單位,24個項目由企業自檢。益陽市水運事務中心檢驗納入信用試點管理船廠船舶901艘,免檢占比52.3%;審查圖紙451套,免審占比38.1%。
責編:劉茜
一審:劉茜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