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廖義剛 張咪 通訊員 劉藝鋒
今秋開學后,株洲市淥口區教育局局長王宇平告訴記者,今年該區農村與城區學校中考成績人均總分差距,較去年縮小21%。
近年來,淥口區在教育改革方面打出一套“組合拳”,通過推行學區制管理、“縣管校聘”、多點執教等,破解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難題,教學質量不斷提升,教育成本持續下降。
教師從“學校人”變“學區人”
學生滿意率平均提升約20%
龍鳳學校是淥口區朱亭鎮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上學期在校生223名,今秋開學,學生減至173名。
“經過摸底,預計未來幾年每年入學學生都會減少。”該校一名負責人介紹。
這種情況并非孤例。淥口區大部分農村學校都反映,近兩年生源逐年減少,教師課時不夠,教育資源閑置。
今年初,淥口區教育部門將全區8個鎮23所農村學校整合為4大學區,教師從“學校人”變成“學區人”,可跨校授課、多點執教。
朱亭學區統管朱亭鎮和龍潭鎮兩個鎮的5所學校后,通過合理安排、科學調配,破解以往“所教非所學”現象。
朱亭學校地理老師劉勝教學能力突出,按照學區安排,本學期周一、周三、周五在朱亭學校教學,周二、周四在龍鳳學校上課。
“這樣一來,兩個學校的學生在地理學科中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睖O口區教育局局長王宇平說,學區制管理靈活解決跨學段、跨年級、跨專業教學問題,有效緩解農村學校地理、化學、音體美等學科教師結構性缺員現狀。
目前,淥口區共有12名教師實現跨校授課,物理、生物等多點執教學科平均成績全區排名提高5至8名,學生滿意率平均提升約20%。
“縣管校聘”激活教師動能
清理無相應教資跨學段任教人員33名
今秋開學,在朱亭鎮某鄉村學校工作10余年的尹老師,通過跨校競聘,調到淥口區城郊的楊得志紅軍學校任教。
“以前很難跨鄉鎮調動,現在通過競聘實現了?!彼f。
農村學校老師,“一眼望到頭”,“躺平”的不少。如何激發大家的主觀能動性?今年6月,淥口區實施《公辦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管理工作實施方案(試行)》,明確所有教師均由區統一管理,通過校內競聘、跨校競聘等方式進行擇優聘用。
“打破了學校壁壘,對全區教師進行優勝劣汰,讓有能力的教師到更好的崗位上,帶動提升全區的教育教學水平?!蓖跤钇浇榻B。為啃下“縣管校聘”這塊“硬骨頭”,由24名區領導兼任的“第一校長”深入學校進行政策宣講,爭取教職工理解支持。
目前,淥口區各校按“以事定崗、以崗聘人”原則,精準核定全區編制總量1579個,同步規范任教資質,清理無相應教資跨學段任教人員33名,隊伍結構更趨合理。
“名校+學區”提升教育水平
城鄉學校中考人均分差縮小21%
從上學期開始,淥口區明德小學教育集團與朱亭學區建立“師徒結對”幫扶機制,頻繁開展送教下鄉、優秀教師社團等活動。這項取名為“明朱工程”的教育幫扶計劃,推動朱亭學區綜合成績全區排名比去年整體提升2名。
跟許多縣區一樣,淥口區一直存在城鄉教育發展不均現象。該區探索“名校+學區”集團化辦學模式,由6所城區優質校牽頭,引進株洲市二中、建寧中學等4所株洲市標桿校,結對幫扶淥口4大學區,實現管理下沉、資源共享、教師共培。
今年,淥口區農村與城區學校中考成績人均總分差距縮小至77分,較去年縮小21%;全區小學生本地就學率、公辦高中錄取率分別提升至54%、55%。
■短評
打破壁壘,重塑格局
張咪
城鄉教育差距,倒逼教育改革加快步伐。株洲市淥口區直面問題,通過整合學區、“縣管校聘”、名校幫扶等系列舉措,推動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取得一定成效。
淥口區的教育改革,打破壁壘,重塑格局,激發動力。教師從“學校人”變為“學區人”,不僅是身份轉變,更是資源配置機制根本性變革,盤活了師資存量,解決了“結構性缺員”和“教師富余”的問題?!翱h管校聘”打破慣性思維,以“競聘上崗”激發教師內生動力,實現從“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轉變。
淥口區的實踐證明,只要沉下心來研究問題,敢于“刀刃向內”,就能在振興鄉村教育上蹚出一條好路子。
責編:劉茜
一審:劉茜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