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9月23日訊(通訊員 魏雪喬 全媒體記者 徐媛)近日,長沙氣溫驟降,有市民發現自己早上起床總犯懶、穿再多仍手腳冰涼,甚至莫名沒胃口卻體重上漲,多數人以為這是“秋乏”,忍忍就過去了。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超聲影像科副主任醫師謝佳佳提醒,出現這類現象有可能是甲狀腺在“報警”。
謝佳佳介紹,作為人體最大的內分泌腺體,甲狀腺像個“能量調節器”,對溫度、情緒、作息變化格外敏感。秋季的燥邪、寒邪與情緒波動,很容易打亂甲狀腺的平衡,誘發或加重甲亢、甲減、甲狀腺結節等問題。
為什么秋天容易“招惹”來甲狀腺問題?從現代醫學來看,甲狀腺激素作為調節代謝、產熱的關鍵激素,會因外界溫度降低而“加班工作”,若甲狀腺功能本身偏弱(如甲減),可能因激素分泌不足加重怕冷、乏力;若甲狀腺本就處于亢奮狀態(如甲亢),季節交替的應激反應可能讓心慌、多汗等癥狀反復。
從中醫角度講,秋季“燥邪”當令,易耗傷甲狀腺周邊的陰液,導致腺體濡養不足。加上秋季易生“悲秋”情緒,肝氣郁結會影響氣血運行,若體內有痰濕,就可能加重甲狀腺結節的淤堵。
秋季保護好甲狀腺應注意四個方面:第一,注意防頸寒。要避免空調、風扇直吹頸前,尤其出汗后別讓冷風直吹。第二,秋燥易耗傷陰液,甲狀腺“喜潤惡燥”。除了每天喝1500毫升至2000毫升溫水,還可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避免辛辣、油炸食物。第三,調暢情緒,別讓“秋郁”傷害甲狀腺。長期熬夜會打亂內分泌節律,影響甲狀腺激素的合成與分泌。建議22時30分前入睡,保持7至8小時睡眠。第四,補碘、補硒有講究。碘攝入別 “一刀切”,甲亢患者需嚴格低碘飲食(避免海帶、紫菜、加碘鹽);甲減患者若因缺碘導致(如部分橋本甲減),可適量吃加碘鹽,每周吃一次海帶(約50克,焯水后食用);甲狀腺結節人群無需刻意禁碘,保持正常碘攝入即可,過度禁碘可能反而刺激甲狀腺。
謝佳佳提醒,如果出現以下信號應及時檢查甲狀腺:持續怕冷、怕熱、手腳冰涼、多汗,與氣溫變化不符;頸部明顯腫脹、疼痛,或觸摸到結節、硬塊;體重一個月內莫名增減5000克以上,且無刻意節食或運動;情緒持續低落或煩躁,伴失眠、心慌、乏力,調整后無改善。
責編:周培
一審:周培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長沙晚報



